[实用新型]一种脊柱术后用的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0892.2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0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阳;胡孙理;闫应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术后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术后用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部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所远离人体体腔的一端设置有用以连接注射器的接头,所述注射器完成对气囊的充气或抽气操作;所述气囊在抽气状态下紧贴附于引流管本体外表面且与引流管本体之间存在过盈配合,所述气囊在充气状态下与引流管本体之间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引流管从患者体腔内拔出时,可减轻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管,特别涉及一种脊柱术后用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脊柱手术中,手术的成败与术后创面渗液引流是否通畅有很大关系。在现有技术中,常用引流管将伤口里留存的积血积液进行排出。
大多数手术一般在2天左右,引流量明显减少后即可考虑将引流管从体腔内拔出。若引流管于体腔内的一端与肌肉组织相接触,肌肉组织遇刺激后会收缩以将引流管的一端夹住,此时再对引流管进行拔出时会与肌肉组织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阻力,以至于拔出过程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因而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脊柱术后用的引流管,这种引流管从患者体腔内拔出时,可减轻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脊柱术后用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外部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所远离人体体腔的一端设置有用以连接注射器的接头,所述注射器完成对气囊的充气或抽气操作;
所述气囊在抽气状态下紧贴附于引流管本体外表面且与引流管本体之间存在过盈配合,所述气囊在充气状态下与引流管本体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管本体于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气囊朝向引流管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螺纹槽相配合的凸块;当所述气囊在抽气状态下,所述气囊上的凸块嵌入于螺纹槽内,当所述气囊在充气状态下,所述凸块可脱离螺纹槽并使引流管本体与气囊相对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可设置若干个且与斜槽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管本体朝向患者体腔的一端还设置有引流侧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管本体的内壁上凸出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凸筋,每个所述凸筋向引流管本体的轴心方向凸出,每个所述凸筋的凸出高度小于引流管本体的内壁半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凸筋沿引流管本体的轴向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述的引流管从患者体腔内拔出时,可减轻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引流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引流管本体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引流管本体;2、气囊;3、接头;4、螺纹槽;5、凸块;6、引流侧孔;7、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4所示,一种脊柱术后用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以及套设于引流管本体1外部的气囊2,气囊2所远离人体体腔的一端设置有用以连接注射器的接头3。注射器完成对气囊2的充气或抽气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0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门拉手
- 下一篇:不干胶贴标机标站上的贴标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