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329104.8 | 申请日: | 202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玉林;秦家松;杜嘉宸;钟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陆梦云 |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助力 水陆 两用 自行车 | ||
1.一种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身及与自行车车身连接的动力源、传动结构和漂浮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自行车车身采用前后轮均为双轮的形式,其车轮、传动结构和漂浮装置相对车身左右对称,车轮通过支撑杆与车架连接,使其可以旋转折叠;
所述动力源分为陆地状态和水下状态,其中:在陆地状态下通过脚踏板进行人力驱动;在水下状态由螺旋桨进行电动可变速驱动,所述螺旋桨包括防水电机、电池、螺旋桨叶和调速按钮,防水电机与螺旋桨叶连接构成螺旋桨,螺旋桨通过螺钉固定在自行车车架内,在自行车车车架上设有开关及调速按钮;
所述传动结构采用陆地状态上的线传动结构,该结构包括线轮毂、钢丝绳和脚踏板,钢丝绳一端扣接在脚踏板上,另一端绕在线轮毂上,由于限位杆限位,脚踏板作回摆运动,使钢丝绳跟随脚踏板运动;线轮毂主要由卷簧、棘轮机构组成,棘轮机构包括空心轴、棘轮、棘爪和棘轮凸台,卷簧内圈端固定在空心轴上,外圈端固定在棘轮轮壳内壁上,棘轮凸台与车身后轮轮毂通过螺钉连接,棘爪与棘轮轮壳内壁的棘轮配合,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实现单向传动;钢丝绳末端固定在棘轮轮壳外壁上并环绕数圈,钢丝绳往前拉后,实现棘轮轮壳往前旋转,在棘爪的作用下带动后轮前进;通过脚踏板撤力,卷簧使棘轮轮壳复位,带动钢丝绳与脚踏板复位,复位过程中车轮旋转方向不受影响;
所述漂浮装置为充气气胎,以充气状态分布在前、后轮左右,通过环扣扣接在车轮胎架上;前叉下方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一块塑料薄板作转向板,用于水下行驶转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车身前、后轮为对称的双轮结构,双轮通过辐条处的螺钉连接,车轮胎架圆周均匀设有孔,用于扣接充气气胎;前、后轮两侧与支撑杆连接,支撑杆通过快拆螺丝固定在车架上;前、后轮的双轮在陆地状态下行驶时分别紧贴同动,在入水状态下行驶时则松开快拆螺丝与辐条处的螺钉,旋转支撑杆与后轮至水平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线轮毂是具有单向传动的棘轮机构,棘轮轮壳在钢丝绳往前拉的作用下向前转,棘轮配合带动车轮向前转,卷簧受压;人力脚踏放松时,卷簧回弹,也使棘轮轮壳后转回复位置,此时由于棘轮单向传动特性,车轮的运动方向不受影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开关及调速按钮为具有两级转速的电机转速控制端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水陆两用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充气气胎以压缩形式随身携带,充气后分别通过环扣扣接在车轮胎架的孔上,入水时气胎在车轮下方,分布在车身左右共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91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