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客车转向架起吊座组对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80115.1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8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君;刘大明;董泽民;王善更;朴东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客车 转向架 起吊 工装 | ||
轨道客车转向架起吊座组对工装涉及轨道客车转向架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平台、两个L型横向定位板和一个纵向定位块;两个L型横向定位板平行且垂直于底座平台,每个L型横向定位板的水平段固定在底座平台上,每个L型横向定位板的竖直段均与纵向定位块垂直固连;纵向定位块固定在底座平台上,两个L型横向定位板的间距比吊座板厚度大0.5mm,吊座板后端面贴在纵向定位块的内端面时,吊座板的圆孔孔心距L型横向定位板水平段上端面的距离等于吊座板的圆孔孔心距L型横向定位板竖直段左端面的距离,且上述距离等于吊耳板的圆环外径。本实用新型保证了组对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保证了每次的组对精度,提高生产效率5~10倍,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客车转向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客车转向架起吊座组对工装。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轨道客车转向架的起吊座1由上部带有一个圆孔的吊座板1-1和两个圆环形状的吊耳板1-2构成。在转向架制造过程中,需要在吊座板1-1两侧侧壁的圆孔位置组对焊接两个吊耳板1-2,组对后要求两个吊耳板1-2的圆心与吊座板1-1圆孔的圆心同心。目前的组对方法是:操作者需要手持两个吊耳板1-2,将其贴放在吊座板1-1的左右两个侧壁上,在确保两个吊耳板1-2的圆心与吊座板1-1圆孔的圆心同心后,对两个吊耳板1-2进行点固焊接;组对时工艺要求不能有误差,手工组对时,由于人手存在操作误差且长时间把持吊耳板1-2会出现抖动现象,导致最终的组对精度无法保证,返修率极高,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增大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低,严重制约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采用手工组对方式存在的组对精度无法保证,返修率极高,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客车转向架起吊座组对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轨道客车转向架起吊座组对工装,其包括底座平台、两个L型横向定位板和一个纵向定位块;两个L型横向定位板平行设置,且二者均垂直于底座平台,每个L型横向定位板水平段的底部固定在底座平台的上端面,每个L型横向定位板的竖直段均与纵向定位块垂直固连;纵向定位块的底部固定在底座平台的上端面,两个L型横向定位板的间距比起吊座的吊座板厚度大0.5mm,吊座板后端面贴在纵向定位块的内端面时,吊座板的圆孔孔心距离L型横向定位板水平段上端面的距离等于吊座板的圆孔孔心距离L型横向定位板竖直段左端面的距离,且上述距离均等于起吊座的吊耳板的圆环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工装取代了手工组对,保证了组对时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保证了每次的组对精度,零返修率,提高生产效率5~10倍,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和生产成本;该工装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件组对的操作难度,保证了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轨道客车转向架起吊座组对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轨道客车转向架起吊座组对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轨道客车转向架起吊座组对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轨道客车转向架起吊座组对工装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80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