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温差发电功能的电致变色玻璃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26107.9 | 申请日: | 2020-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7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勇 |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名列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温差 发电 功能 变色 玻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致变色玻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具有温差发电功能的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层,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层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该温差发电组件的热端面与电致变色玻璃层之间具有一定区域的贴合面。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玻璃在工作状态下,其室内侧和室外侧具有30~50摄氏度左右的温差,配合温差发电组件,可以将温差转化为电能,输出5V以内的直流电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致变色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温差发电功能的电致变色玻璃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带电离子与材料发生掺杂和去掺杂,导致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材料的光学性能在可见光红外吸收区域内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其宏观的表现为色彩及透明度的变化。利用该性能制备的电致变色玻璃能对太阳光的辐射进行智能调节,可选择性的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降低建筑物或者交通工具的能耗,并解决日渐严重的光污染和炫目问题。所以电致变色玻璃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节能意义。
商用的全固态电致变色玻璃采用三氧化钨作为电致变色薄膜,器件着色时,可以吸收97%以上的红外和可见光,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电致变色玻璃的外表面温度可以达到80摄氏度以上,在我国南方夏季正午可以超过90摄氏度。为了防止热对流和热传递,电致变色玻璃用于幕墙和窗户时,会制备成中空玻璃,变色玻璃的一侧用作室外侧,中空腔体可以阻挡大部分的热量进入室内,室内侧的玻璃温度较低,可以维持在30~50摄氏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电致变色产品在吸收97%以上的红外和可见光后,室外侧与室内侧玻璃温度差非常大,存在能量的浪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差发电功能的电致变色玻璃,通过内置温差发电组件,将温差转化为电能。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一种具有温差发电功能的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层,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层朝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温差发电组件,该温差发电组件的热端面与电致变色玻璃层之间具有一定区域的第一贴合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层朝向室内侧通过粘接层叠置有夹胶玻璃基板,所述温差发电组件的冷端面与夹胶玻璃层之间具有一定区域的第二贴合面。
进一步地,所述温差发电组件采用一个或多个温差发电片,该温差发电片包括多个串联的温差发电单元。
优选地,单个温差发电片中,串联的首端温差发电单元与串联的末端温差发电单元均通过电连接组件与外置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布置在电致变色玻璃层表面上的两条不相交的导流条,以及分别用于电连接一个导流条与首端温差发电单元、另一个导流条与末端温差发电单元的两个引线。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组件采用引线。
优选地,所述温差发电组件的热端面与电致变色玻璃层之间设置有导热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贴合面设置在电致变色玻璃层的变色区域内,优选阳光照射时间较长、且不直接阻挡视线的区域。第一贴合面的面积占电致变色玻璃层变色区域面积的0.01%~20%。
一种装置,包括框体,该框体内安装有上述的电致变色玻璃。
优选地,所述框体为门窗框体、车窗框体、天窗框体中的一种。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电致变色玻璃在工作状态下,其室内侧和室外侧具有30~50摄氏度左右的温差,配合温差发电组件,可以将温差转化为电能,输出5V以内的直流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勇,未经赵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6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