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2725.6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6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雷;陈威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C05F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复合 微生物 堆肥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反应器。堆肥反应器由好氧堆肥仓、渗滤液滤网、通风装置、温度传感器、搅拌装置、排气口等组成。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为一体化堆肥反应器需电装置提供电能;复合微生物菌液分阶段投加装置在堆肥不同阶段分别投加高温复合微生物菌液和中温复合微生物菌液;温度传感器和液位高度传感器可分别检测堆肥仓内的温度和菌液池中菌液的液位高度度;翻堆装置和曝气装置定时翻堆及曝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反应器可实现堆肥过程中菌液投加、翻堆、曝气自动化进行,同时利用太阳能为装置供电,省力节能,且可有效加速堆肥进程,提高堆肥效果,操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好氧堆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大,面对如此巨大的垃圾产生量,其处理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迄今为止,好氧堆肥仍然为垃圾处理的最佳选择,典型的好氧堆肥工艺主要有条垛式堆肥、强制通风静态垛、槽式堆肥、反应器堆肥等,其中反应器堆肥因其堆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易于管控,且堆肥过程受天气影响较少,基本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广受欢迎,但传统好氧堆肥反应器存在能耗大,经济实用性差,不能广泛应用于广大农村地区。堆肥的本质是在土著或外源添加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堆体中易降解有机物质降解,促进堆体升温,并逐渐转化为腐熟稳定的有机肥料的生物化学过程,其中,微生物活性直接决定了有机质的降解速度和堆肥效率,因此许多研究者通过在堆体中添加功能降解菌剂来增强堆肥中的微生物作用。传统复合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是在堆肥初期,以人工投加的方式一次性投加到堆体中,费时费力,且好氧堆肥一般分为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和腐熟期四个阶段,待堆体快速升温到高温期后,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中温微生物就会被高温杀死,使其不能在堆肥过程中很好地发挥功效,对堆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最终堆肥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堆肥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反应器,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节约运行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设备实现了中温复合微生物菌剂和高温复合微生物菌剂分阶段自动投加,既省时省力,又能使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堆肥的不同阶段更好地发挥其功效,达到提高堆肥质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投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堆肥反应器,其包括复合微生物菌液分阶段自动投加装置及好氧堆肥反应器;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液分阶段自动投加装置主体为中温复合微生物菌液池和高温复合微生物菌液池,两个菌液池之间用隔液挡板隔开;每个菌液池中,顶部开设有菌液添加口,内部设有一条输液软管,输液软管前端的复合微生物菌液进液口置于菌液池底部,复合微生物菌液进液口呈中空圆台形状,圆台底部贴合菌液池底面,圆台顶部与输液软管前端连通,圆台侧壁为滤网;输液软管上设有提供动力的水泵,输液软管末端伸入好氧堆肥反应器中并与复合微生物菌液喷淋浴头相连,用于将复合微生物菌液喷洒在堆体上;每个菌液池中还设有用于检测池内液位高度的液位高度传感器,且每个菌液池中的液位高度传感器与水泵均与一个菌液投加控制装置相连;
所述好氧堆肥反应器主体为好氧堆肥仓,好氧堆肥仓的外壁采用双层中空结构,且中空层内部填充保温材料;好氧堆肥仓由底部的渗滤液滤网分隔为堆肥区和渗滤液收集区;渗滤液收集区中设有用于定期给堆体通风供氧的通风装置,通风装置包括鼓风机和通风管,通风管与鼓风机相连供气;渗滤液收集区的底部设有渗滤液引流斜板,渗滤液引流斜板最低一端的好氧堆肥仓侧壁上开设渗滤液收集口;所述堆肥区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堆肥区内部设有用于探测堆体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对堆体进行翻堆的翻堆装置;所述的鼓风机、两个菌液投加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翻堆装置均与总控制装置相连,构成反馈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2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