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廊纵向变形监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20849.0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1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程;李阳;谢俊飞;幸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B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纵向 变形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管廊纵向变形监测的装置,包括可视化模型箱、分层压实填设在可视化模型箱内的填土、埋设在填土内的管廊模型、设置在管廊模型顶部的纵向位移检测组件、布置在管廊模型外侧多个测点位置处的应变片和土压力计、分别通过导线与应变片连接的第一静态应变测试仪以及通过导线与土压力计连接的第二静态应变测试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无干扰持续监测、结构简单、测试结果准确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管廊纵向变形监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本体结构变形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了管廊结构本身因素外,周围环境的变化也会对管廊产生影响。与隧道结构相比,管廊埋深条件较浅,地表荷载会对管廊的变形和应力产生影响。城市环境下,主要以道路车辆荷载为主,道路荷载与管廊的作用方式有正交、平行、斜穿等,其中正交作用对管廊变形应力影响最大。目前考虑地面荷载下浅埋管廊纵向变形以及土体应力变化的试验较少,且大多数试验对原状环境扰动较大,误差较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管廊纵向变形监测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管廊纵向变形监测的装置,包括可视化模型箱、分层压实填设在可视化模型箱内的填土、埋设在填土内的管廊模型、设置在管廊模型顶部的纵向位移检测组件、布置在管廊模型外侧多个测点位置处的应变片和土压力计、分别通过导线与应变片连接的第一静态应变测试仪以及通过导线与土压力计连接的第二静态应变测试仪。
所述的纵向位移检测组件包括粘贴在管廊模型顶部的位移延长计以及与位移延长计上端接触的千分表。
所述的位移延长计由两端的铁片和中间的铁丝焊接成型,上端的铁片与千分表接触,下端的铁片粘贴在管廊模型顶部。
所述的铁片为2cm×2cm的铁片,所述的铁丝直径为1.5mm。
所述的第一静态应变测试仪为YE2539高速静态应变测试仪。
所述的第二静态应变测试仪为东华DH3818静态应变测试仪。
所述的千分表为机械式量程为1mm的千分表。
所述的土压力计为BW型土压力计7,且沿纵向布置在管廊模型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了新型的管廊本体结构纵向变形监测方案,通过位移延长计、应变仪、土压力计的结合和改进,实现了在不干扰管廊原状环境的前提下对管廊纵向变形、应变以及周围土压力的监测和记录。
二、由于监测过程不会对管廊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实现持续观测,从而记录管廊纵向变形的全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廊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4为管廊断面应变片布置示意图。
图5为土压力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6为管廊断面土压力计布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1、位移延长计,12、千分表,13、应变片与土压力计,14、东华DH3818 静态应变测试仪,15、YE2539高速静态应变测试仪,21、荷载,3、管廊,4、可视化模型箱,5、填土,6、应变片,7、土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20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控辊式涂布器
- 下一篇:一种化学用高效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