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6884.3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7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萌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具有 车辆 | ||
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车辆,该连接器包括母端连接器及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壳体、芯子及端子二次锁,芯子及端子二次锁设置于母端壳体内,端子二次锁夹设于芯子与母端壳体的底部之间,端子二次锁包括锁件板体及引导柱,引导柱设置在锁件板体一端的端面上,引导柱垂直于锁件板体并向芯子所在的方向延伸,以在引导柱上形成有与锁件板体连接的连接端,以及远离锁件板体的自由端,引导柱在远离锁件板体的一侧上,设置有斜驱动边,在斜驱动边上形成有斜驱动面,从自由端至连接端,斜驱动面倾斜地朝向远离锁件板体的方向延伸。该连接器可实现二次锁的自动装配,节约装配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车辆上会装配越来越多的线路,以保证车辆各功能的运行,而保证各个线路之间连接的连接器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部件。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上的母端连接器一般会设有端子二次锁,当母端端子装配于壳体上后,一般会通过二次锁对母端端子进行二次锁止。
现有技术中,母端端子的固定方式为将端子二次锁放置到母端壳体上,然后特殊的治具手动推动端子二次锁,使端子二次锁从预锁位置运动到锁止位置,以实现端子二次锁对母端端子的锁止功能。但是,该方式的装配工序较为繁琐,装配时间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具有该连接器的车辆,该连接器可实现二次锁的自动装配,节约装配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母端连接器及公端连接器,所述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壳体、芯子及端子二次锁,所述芯子及所述端子二次锁设置于所述母端壳体内,所述端子二次锁夹设于所述芯子与所述母端壳体的底部之间,所述端子二次锁包括锁件板体及引导柱,所述引导柱设置在所述锁件板体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引导柱垂直于所述锁件板体并向所述芯子所在的方向延伸,以在所述引导柱上形成有与所述锁件板体连接的连接端,以及远离锁件板体的自由端,所述引导柱在远离锁件板体的一侧上,设置有斜驱动边,在所述斜驱动边上形成有斜驱动面,从所述自由端至所述连接端,所述斜驱动面倾斜地朝向远离所述锁件板体的方向延伸,在所述锁件板体上还布设有多个供所述母端端子通过的端子容置孔,在所述端子容置孔内设置有锁止凸台,所述公端连接器上与所述引导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推动部,当所述公端连接器插入所述母端连接器内时,所述推动部推动所述引导柱,并带动所述锁件板体向远离所述引导柱方向运动,以使所述锁止凸台对所述母端端子进行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凸台设置于所述端子容置孔朝向所述引导柱所在的一侧,并向所述端子容置孔的内部延伸。
进一步地,在所述引导柱远离所述锁件板体的一侧上还设置有竖直锁止边,从所述引导柱的所述自由端至所述连接端,所述斜驱动边与所述竖直锁止边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柱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竖直锁止边远离所述锁件板体的一侧,且向远离所述锁件板体的一侧突出。
进一步地,所述锁件板体的侧边上设有第一锁止钩,所述第一锁止钩包括第一锁柱部和第一锁钩部,所述第一锁柱部固定在所述锁件板体的侧边上,并沿垂直于所述锁件板体方向向所述芯子所在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锁钩部固定在所述第一锁柱部远离所述锁件板体的一端,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锁柱部的方向延伸,在所述芯子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锁止钩,所述第二锁止钩包括第二锁柱部及第二锁钩部,所述第二锁柱部固定于所述芯子的外侧壁上,且沿所述芯子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锁钩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锁柱部朝向所述锁件板体的一侧,并沿与所述第一锁钩部相反的方向延伸,当所述端子二次锁完成所述母端端子的锁止后,所述第一锁钩部伸入到所述第二锁钩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件板体还包括卡柱部,所述卡柱部设置在所述锁件板体的侧面上,并向所述芯子所在的一侧延伸,所述卡柱部与所述芯子侧面上的卡柱槽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6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智能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发电的杀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