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牛饲料移动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01464.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帅飞;孙海辉;杨奕铭;尚钰莹;张心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3/00;A01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孙艳敏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牛 饲料 移动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牛饲料移动搅拌装置,包括车身、传感器、雷达、顶板和搅拌设备,所述搅拌设备包括电机和钉耙,所述雷达设置在所述车身的顶部,所述车身前方设置有用于超声波装置的多个超声波孔;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侧面;所述顶板的下方焊接有两个侧板,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电机连接有钉耙;所述钉耙包括多个耙齿。本实用新型将牛场中牛吃剩下的饲料进行重新搅拌,同时能够实时监测牛场中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和氨气浓度,降低牛场人工雇佣成本,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同时通过各种环境因子的监测来降低牛场日常运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牛饲料移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饲料搅拌装置是采用人工推动搅拌车,将饲料投入至车内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饲料再从出料口倒出。但是投放后的饲料还需要搅拌,这是因为在牛场中牛存在挑食现象,爱吃精饲料不吃粗饲料,这会导致奶牛患上酮病降低产奶量。针对这种情况牛场里采用人工用钉耙重新搅拌混合的方式来实现,然后用拖拉机前面加一个斜的挡板将牛饲料推至牛栏旁。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加大了人工成本。并且牛场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氨气浓度数据也是牛场经营中重要的环境指标,在牛场内不同位置中的数据都不同。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市面上还没有一种能自主导航并且实现牛饲料混合搅拌以及将饲料推向牛栏的移动装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饲料搅拌装置,将牛场中牛吃剩下的饲料进行重新搅拌,将精饲料与粗饲料重新混合均匀,同时能够实时监测牛场中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和氨气浓度,以解决牛场中奶牛挑食,只喜欢吃精饲料,不喜欢吃粗饲料的问题,降低牛场人工雇佣成本,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同时通过各种环境因子的监测来降低牛场日常运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牛饲料移动搅拌装置,包括车身、传感器、雷达、顶板和搅拌设备,所述搅拌设备包括电机和钉耙,所述雷达设置在所述车身的顶部,所述车身前方设置有用于超声波装置的多个超声波孔;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车身的侧面;所述顶板的下方焊接有两个侧板,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电机连接有钉耙;所述钉耙包括多个耙齿。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包括分别对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氨气浓度进行检测的三个子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与所述顶板之间通过加强筋进行加固。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上还设置有电池,用于对所述传感器、所述雷达和所述电机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上设置有USB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钉耙的轴与所述电机的轴通过联轴器进行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耙齿的横截面是圆形,并且所述耙齿为从根部到头部为半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基于激光雷达导航和ROS系统能够24小时进行自动翻草工作,同时能对牛场温湿度、光照强度和氨气浓度实时监测确保能将饲料聚拢的同时充分混合精料和粗料又能实时监测牛场的环境状况保证牛场运营中的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池进行续航与燃油相比节能减排,对环境极为友好。实用新型自动控制与巡航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可以对环境数据实时监测,减少人力财力的投资,为实现智能化绿色牧业提供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牛饲料移动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牛饲料移动搅拌装置的钉耙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01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