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用性高的双车道混凝土道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34836.4 | 申请日: | 202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7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泰通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7/14 | 分类号: | E01C7/14;E01C3/04;E01C11/04;E01C11/10;E01C11/22;E01C15/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1 | 代理人: | 唐治芳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性 车道 混凝土 道路 结构 | ||
1.一种耐用性高的双车道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素土层、砾石层、水泥石粉层、第一钢筋混凝土路面层、第二钢筋混凝土路面层、第一路沿部及第二路沿部;所述砾石层设于素土层之上,砾石层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砾石层的厚度为360-440mm;所述水泥石粉层设于砾石层之上,水泥石粉层的厚度为170-190mm;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路面层设于水泥石粉层之上的一边,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路面层设于水泥石粉层之上的另一边,第一钢筋混凝土路面层和第二钢筋混凝土路面层之间具有夹缝层,夹缝层的下端为松木板,夹缝层的上端为沥青玛蹄脂,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路面层和第二钢筋混凝土路面层的厚度均为170-190mm;所述水泥石粉层一边的端部之上设有第一路沿槽,所述第一路沿部下端安装于第一路沿槽之内,第一路沿部一侧紧贴第一钢筋混凝土路面层侧部;所述水泥石粉层另一边的端部之上设有第二路沿槽,所述第二路沿部下端安装于第二路沿槽之内,第二路沿部一侧紧贴第二钢筋混凝土路面层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用性高的双车道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400mm,所述砾石层的上侧两边均比水泥石粉层侧边要超出100mm,所述水泥石粉层的厚度为180mm,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路面层和第二钢筋混凝土路面层的厚度均为180mm,所述水泥石粉层的上侧一边比第一钢筋混凝土路面层侧边要超出300mm,所述水泥石粉层的上侧另一边比第二钢筋混凝土路面层侧边要超出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用性高的双车道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沿部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一路沿混凝土基础、第一路沿水泥砂桨结合层及第一预制路沿石,所述第一路沿混凝土基础的厚度为90-110mm,所述第一路沿水泥砂桨结合层的厚度为25-35mm,所述第一预制路沿石的厚度为230-270mm;所述第二路沿部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第二路沿混凝土基础、第二路沿水泥砂桨结合层及第二预制路沿石,所述第二路沿混凝土基础的厚度为90-110mm,所述第二路沿水泥砂桨结合层的厚度为25-35mm,所述第二预制路沿石的厚度为230-27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耐用性高的双车道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沿混凝土基础的厚度为100mm,所述第一路沿水泥砂桨结合层的厚度为30mm,所述第一预制路沿石的厚度为250mm;所述第二路沿混凝土基础的厚度为100mm,所述第二路沿水泥砂桨结合层的厚度为30mm,所述第二预制路沿石的厚度为2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耐用性高的双车道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沿部的远离第一钢筋混凝土路面层的一侧设有人行道结构,所述人行道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人行道素土层、人行道水泥石粉层、人行道混凝土基础层、人行道水泥砂桨结合层及透水砖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耐用性高的双车道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水泥石粉层的厚度为90-110mm,所述人行道混凝土基础层的靠近第一路沿部的一端厚度为90-110mm,所述人行道混凝土基础层的远离第一路沿部的一端厚度为180-220mm,所述人行道水泥砂桨结合层的厚度为25-35mm,所述透水砖层的厚度为30-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泰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泰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348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料板材的自动上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