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及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26320.5 | 申请日: | 202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6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桦;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B64C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博汇创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48 | 代理人: | 杨亚林;李倩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无人机 载荷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和无人机,应用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定位装置、锁紧装置和解锁装置,该定位装置与该无人机机身定位装置相匹配,二者相结合可定位该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的装载位置,该锁紧装置伸出该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的外表面,与该无人机上对应的机身锁紧装置相结合,锁紧该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与该无人机,锁紧后该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与该无人机锁紧为一体,该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无需在无人机的机背上单独开设载荷舱,在提高整机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重量成本,且,该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的外形与无人机的机身融为一体,降低了飞行气阻,提高了气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高科技产品,作业时高效可靠,深受用户青睐,而载荷模块是其作业不可或缺的设备。因此如何合理的装在载荷模块成为无人机设计的重大课题。
目前大多数无人机厂家采用的是在机背上开设载荷舱的设计形式,将载荷模块内置于机身内部,但该技术对机身强度的破坏较大,且既需要对载荷舱进行单独加强,又需要增设载荷舱盖,重量成本损失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及无人机,通过将载荷模块,载荷舱盖,载荷舱锁紧机构集成一体,解决了现有载荷模块对机身强度的破坏较大,且既需要对载荷舱进行单独加强,又需要增设载荷舱盖,重量成本损失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包括:定位装置、锁紧装置和解锁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无人机机身上的机身定位装置相匹配,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机身定位装置相结合,定位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安装在所述无人机上的位置;所述锁紧装置伸出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的外表面,与所述无人机上对应的机身锁紧装置相结合,锁紧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与所述无人机,锁紧后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与所述无人机锁紧为一体,且,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的外表面为所述无人机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柱或定位孔,设置于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的前端。
可选的,所述定位柱或定位孔的数量为四个。
可选的,所述定位柱的材质为软质材料。
可选的,所述锁紧装置为分别设置在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两侧的两个锁舌。
可选的,所述解锁装置包括两个解锁按钮,分别设置在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两侧靠近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下表面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用于装载如上所述的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定位装置和机身锁紧装置;所述机身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无人机的载荷舱中,与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的定位装置相匹配,所述机身定位装置与所述定位装置相结合,定位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安装在所述无人机上的位置;所述机身锁紧装置设置在所述载荷舱的内表面,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的锁紧装置伸出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的外表面,与所述无人机上对应的机身锁紧装置相结合,锁紧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与所述无人机,锁紧后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与所述无人机锁紧为一体,且,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的外表面为所述无人机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机身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柱或定位孔。
可选的,所述载荷舱设置于所述无人机的机腹,且开口于所述机腹,所述载荷舱的开口大小于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相匹配,用于容纳所述新型无人机载荷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26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转轴加工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