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箱、行星齿轮机构及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05196.4 | 申请日: | 2020-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8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清;刘剑波;涂欢;谭斌;匡振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38 | 分类号: | F16C19/38;F16C33/58;F16H57/023;F16H57/08;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 |
地址: | 40226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箱 行星 齿轮 机构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箱、行星齿轮机构及轴承,其中,轴承包括轴承内圈、压紧套和滚子,内圈位于最内层,压紧套位于最外层,滚子位于内圈与压紧套之间。本方案公开的轴承,轴承的内圈与行星轮轴连接,轴承的滚子与行星轮的内壁接触,行星轮的内壁作为轴承外圈,省去了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以行星轮的内壁作为轴承外圈,滚子与行星轮的内壁之间为滚动摩擦,彻底解决了外圈相对于行星轮的内壁打滑的问题,从而也就彻底解决了行星轮的内壁拉伤和疲劳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箱、行星齿轮机构及轴承。
背景技术
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04、行星轮01、行星轮轴03、内齿圈05和行星架06,如图1所示,行星轮01通过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02安装在行星轮轴03上,行星轮01同时与太阳轮04和内齿圈05啮合。
对于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为了获得尽量大的承载能力和尽量小的内齿圈05尺寸,如图2所示,行星轮01通过两个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02与行星轮轴03连接。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02的外圈承受旋转负荷,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02的内圈与行星轮轴03为间隙或过渡配合,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02的轴承外圈与行星轮01的内孔为过盈配合。由于行星轮01同时与太阳轮04和内齿圈05相啮合,导致行星轮01的内孔承受的齿轮力沿切线方向的合力较大,造成行星轮01的内孔发生变形,从而减小了行星轮01内孔与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02的轴承外圈配合的过盈量,容易造成行星轮内孔打滑、拉伤,造成行星轮疲劳损坏。
通过多年实践证明,这种结构行星轮01的内孔打滑是不可避免的,常用的优化措施是将行星轮01的内孔进行硬化处理,提高行星轮01的内孔打滑时的抗磨损能力,使行星轮的使用寿命大幅提高,但仍然没能完全解决行星轮疲劳损坏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行星轮疲劳损坏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以解决行星轮疲劳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齿轮箱及行星齿轮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包括:
内圈,所述内圈的外壁设置有两条滚道;
滚子,所述滚子分别并排满装在两条所述滚道内;
压紧套,用于压紧所述滚子在所述滚道内,且与所述滚道位置对应。
优选的,在上述轴承中,所述压紧套为扎带。
优选的,在上述轴承中,所述压紧套为橡胶套。
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包括:
内齿圈;
太阳轮,与所述内齿圈同轴布置;
行星轮,设置在所述内齿圈与所述太阳轮之间且与所述内齿圈和所述太阳轮均啮合,所述行星轮通过轴承与行星轮轴连接,所述轴承为上述任意一个方案中记载的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安装在所述行星轮轴上,所述轴承的滚子与所述行星轮的内壁转动配合。
优选的,在上述行星齿轮机构中,所述行星轮的内圈为渗碳淬火处理内圈。
优选的,在上述行星齿轮机构中,每个所述行星轮通过两个所述轴承与行星轮轴连接。
一种齿轮箱,包括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为上述任意一个方案中记载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05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脑针织横机的纱筒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辊压成型生产线中的开卷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