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5141.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4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历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宋朝政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以及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其中,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光学膜片与背光光源;内置背光模块,内置背光模块设置于光学膜片与背光光源之间,内置背光模块的出光面朝向光学膜片设置,且内置背光模块可在平行于光学膜片的检测平面上移动;以及位置调整机构,位置调整机构用于驱动内置背光模块移动。本发明可以在Mura检测时快速准确确定显示装置的Mura缺陷的来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装置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等原因经常会产生Mura缺陷,所谓Mura是指因显示面板亮度不均匀造成各种痕迹的现象。通常将显示面板中出现各种痕迹的显示区域称为Mura区域。
但是对于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在检测时中发现的Mura区域,并不能确定该Mura区域的故障产生于TFT-LCD显示面板还是来自于背光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准确确定显示装置的Mura缺陷来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间隔设置的光学膜片与背光光源;
内置背光模块,内置背光模块设置于光学膜片与背光光源之间,内置背光模块的出光面朝向光学膜片设置,且内置背光模块可在平行于光学膜片的检测平面上移动;以及
位置调整机构,位置调整机构用于驱动内置背光模块移动。
可选的,位置调整机构包括:
中间移动件,中间移动件连接于光学膜片,中间移动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且中间移动件设置有内置背光模块,内置背光模块可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均平行于光学膜片;
中间驱动组件,中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中间移动件移动;以及
模块驱动组件,模块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内置背光模块移动。
可选的,背光模组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中任一者延伸,背光模组的宽度方向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中另一者延伸。
可选的,内置背光模块包括:
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发光单元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的,多个发光单元呈均匀矩形阵列设置。
可选的,内置背光模块在第一方向上的总长度尺寸为a,其中,2cm≤a≤100cm;内置背光模块在第二方向上的总长度尺寸为b,其中,2cm≤b≤100cm。
可选的,背光模组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
其中背光模组处于第一状态时,内置背光模块关闭且移动至背光光源的任一侧边的外侧,背光光源发光;
背光模组处于第二状态时,内置背光模块发光且可在平行于光学膜片的检测平面上移动,背光光源关闭。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设置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使用于显示装置中,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显示装置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上的Mura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5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水分离用蜜胺泡绵
- 下一篇:立体车库群与环境工程的合体修建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