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多输出传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42074.7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 | 分类号: | F16H3/70;F16H57/08;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输出 传动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多输出传动机构,同一动力传输机构的动力输入轴与多个动力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通过多个止动机构有规律的间歇式止动,双行星轮机构的外齿圈固定于机架上;在动力传输过程中,通外包于外齿圈的连接结构将与动力端同向同速的转动传递到动力输出一端;通过双行星轮机构将动力传递到动力输出一侧。本发明的传动结构实现动力输出端有多个动力输出且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同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同轴多输出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检测和计量设备使用的机械运动机构具有结构稳定可靠、受干扰程度低及检测及工作载荷量小等特点。
目前市场上减速机、联轴器等传动机构大多面向重载荷或高转速的要求,同一设备(结构)动力输出较为单一,检测设备使用的传动机构要求的多选择性、集成性和同步性等要求,需要专用传动设备,起到传动及控制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多输出传动机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同轴多输出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外周均匀设置止动机构,止动机构与机架固定;
动力端盖通过连接块与从动端盖固定,外齿圈带有与止动机构对应数量和位置的止动槽,并通过止动机构与机架固定,行星轮架分别与动力输入行星轮系及动力输出行星轮系连接,并与行星轮系端盖固定,外齿圈与动力输入行星轮系及动力输出行星轮系连接,动力输入太阳轮与动力输入行星轮系连接,动力输出太阳轮与动力输出行星轮系连接,动力输入轴与机架连接,并与动力输入太阳轮和动力端盖固定,动力输出轴一与行星轮系端盖连接,并与动力输出太阳轮固定,动力输出轴二与行星轮系端盖固定,动力输出轴三与动力输出盖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本发明是一种应用于低速轻载状态下,动力输入轴与多个不同转速(转向)动力输出轴同轴的传动机构。通过双行星轮机构将动力传递到动力输出一侧,并通过外包于外齿圈的连接结构将与动力端同向同速的转动传递到动力输出一端,达到动力输出端有多个动力输出且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同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同轴多输出传动机构结构图。
图2是同轴多输出传动机构原理图。
图3是止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同轴多输出传动机构,包括机架6,机架6外周均匀设置止动机构7,止动机构7与机架6固定;
动力端盖5通过连接块8与从动端盖9固定,外齿圈4带有与止动机构7对应数量和位置的止动槽,并通过止动机构7与机架固定,行星轮架3分别与动力输入行星轮系2及动力输出行星轮系12连接,并与行星轮系端盖10固定,外齿圈4与动力输入行星轮系2及动力输出行星轮系12连接,动力输入太阳轮1与动力输入行星轮系2连接,动力输出太阳轮11与动力输出行星轮系12连接,动力输入轴与机架6连接,并与动力输入太阳轮1和动力端盖5固定,动力输出轴一与行星轮系端盖10连接,并与动力输出太阳轮11固定,动力输出轴二与行星轮系端盖10固定,动力输出轴三与动力输出盖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止动机构7数量与连接块8数量的设置,需保证在一部分止动机构7的止动销18被连接块8在运动过程中顶起不工作后,仍有至少3个不同方向的止动机构7中止动销18可固定支撑外齿圈4。
进一步的,双行星机构由外齿圈4、动力输入太阳轮1、动力输入行星轮系2、行星轮架3、动力输出行星轮系12及动力输出太阳轮11组成,所有齿轮模数相同,动力输入太阳轮齿数与两倍动力输入行星轮齿数之和及动力输出太阳轮齿数与两倍动力输出行星轮齿数之和均等于外齿圈齿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42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