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的GmVIT1基因的应用和含有GmVIT1基因的重组载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36103.9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郭东林;林琳;高嘉璐;张雪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84;A01H5/10;A01H6/8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王志新 |
地址: | 150025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gmvit1 基因 应用 含有 重组 载体 | ||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的GmVIT1基因的应用和含有GmVIT1基因的重组载体,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何促进植物提高结籽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植物提高结籽率的方法,通过构建重组载体pBI121‑GmVIT1,将重组载体转入到农杆菌中制备携带GmVIT1基因的农杆菌,然后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得到携带GmVIT1基因的转基因植物,通过培养携带GmVIT1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发现携带GmVIT1基因的转基因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花序较野生型增大,小花数增多,总结籽量与野生型相比有了显著提高,说明GmVIT1基因可以提高植物结籽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豆的GmVIT1基因的应用和含有GmVIT1基因的重组载体。
背景技术
大豆(GlycineMax L.)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基因库中蕴含着丰富的遗传资源。发掘有益的基因资源并用于提高作物产量是一条可用的途径。种植作物品种主要以结籽量大、适应性广和生长势强等特征作为指标。结籽量是构成作物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良种繁育的主要技术指标。结籽量低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与质量的稳定性,也不利于作物的良种繁育。提高植物的结籽率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提高植物的结籽率的问题,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大豆的GmVIT1基因在促进植物结籽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的GmVIT1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的植物为烟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有GmVIT1基因的重组载体,所述载体为重组载体pBI121-GmVIT1。
进一步地限定,大豆的GmVIT1基因在促进植物结籽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构建上述的重组载体pBI121-GmVIT1;
(2)制备携带GmVIT1基因的农杆菌: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载体pBI121-GmVIT1转入到农杆菌感受态中培养,得到携带GmVIT1基因的农杆菌;
(3)制备携带GmVIT1基因的植物:培养植物的种子达到苗期,然后对植物进行预培养处理,然后将步骤(2)中得到的农杆菌侵染预培养处理后的植物,然后经过芽诱导、生根诱导和移栽驯化,得到携带GmVIT1基因的植物;
(4)培养携带GmVIT1基因的植物: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1)所述重组载体的构建方法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分别酶切载体pMD18T-GmVIT1和pBI121质粒,得到GmVIT1基因的序列片段与pBI121质粒的酶切产物,然后将GmVIT1基因的序列片段与pBI121质粒的酶切产物进行连接反应,连接反应的体系是:5μL的pBI121质粒酶切产物、3μL的GmVIT1基因的序列片段、1μL的10×T4 DNA连接缓冲液和1μL的T4 DNA连接酶,反应温度为16℃,反应时间为12h。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限制性内切酶为Xba I和Sma I。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3)中植物的种子达到。
进一步地限定,步骤(3)中农杆菌侵染植物的步骤如下:
1)将携带重组载体pBI121-GmVIT1的农杆菌涂布于含有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利福平的YEB固体培养基上,在28℃条件下,培养48h;
2)利用1/2MS液体培养基重悬步骤1)得到的农杆菌的菌落,得到农杆菌的菌液,再用1/2MS将菌液稀释至OD600值为0.4-0.6;
3)取植物叶片,在步骤2)得到的农杆菌的菌液中侵染6-7min,将植物叶片取出放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去附着的菌液,放置于MS1培养基上,在黑暗条件下培养2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6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