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装置及其离心分离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4536.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荣;余家柱;刘初荣;杨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A47L9/06;A47L9/28;A47L11/40;A47L1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装置 及其 离心 分离 组件 | ||
本申请公开了吸尘装置及其离心分离组件,吸尘装置包括壳体和离心分离组件,离心分离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壳体内,离心分离组件包括驱动件、叶轮以及分离件,驱动件的输出轴分别与叶轮和分离件转动连接,以用于驱动叶轮和分离件转动,叶轮用于通过转动形成经分离件外流入到分离件内的气流。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高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吸尘装置及其离心分离 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制造水平的快速发展,清洁设备,例 如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等,快速在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中普及,使得人民 的生活更加方便,幸福感得到极大的提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吸尘器为例,吸尘器需要产生气流进而吸附垃圾,同时一般需要 对垃圾和气流进行分离,目前的吸尘器分离效率低,容易造成堵塞。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吸尘装置及其离心分离组件,能 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分离效率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 尘装置,吸尘装置包括壳体和离心分离组件,离心分离组件的至少部分 设置于壳体内,离心分离组件包括驱动件、叶轮以及分离件,驱动件的 输出轴分别与叶轮和分离件转动连接,以用于驱动叶轮和分离件转动, 叶轮用于通过转动形成经分离件外流入到分离件内的气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 种离心分离组件,离心分离组件包括:驱动件、叶轮以及分离器,驱动 件的输出轴分别与叶轮和分离器连接,以用于驱动叶轮和分离器转动, 叶轮用于通过转动能够形成由分离器外流入到分离器内的气流。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设置驱动件的 输出轴连接叶轮和分离件进而可以同时带动叶轮和分离件转动,可以实 现离心分离的效果,使得垃圾物体能够更有效地被分离,有效地提高分 离效率,进而可以提高过滤效率。相对于叶轮和分离各自需要一个驱动 件而言,能够有效地实现了“一马达多功能”的效果,节省部件,在结构上还使得结构更紧凑,节省体积,重量更轻便,能耗更低,而且还可 以使得吸尘和尘气分离更加协调和同步,进一步提升吸尘和尘气分离的 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吸尘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吸尘装置的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吸尘装置的沿剖切线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离心分离分离组件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离心分离组件的沿剖切线B-B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的离心分离组件的局部结构H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尘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尘杯的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尘杯中的卡接子件的结构以及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尘杯中的固定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支架组件实施例中支架组件和地拖组件的装配结构示 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支架组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所示地拖组件和支架组件的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所示地拖组件和支架组件的另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所示的支架组件沿剖切线C-C的一示例性剖面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4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人流预测系统
- 下一篇:圆周式照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