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尘装置及其离心分离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4536.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荣;余家柱;刘初荣;杨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A47L9/06;A47L9/28;A47L11/40;A47L1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黎坚怡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装置 及其 离心 分离 组件 | ||
1.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离心分离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离心分离组件包括驱动件、叶轮以及分离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叶轮和所述分离件转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叶轮和所述分离件转动,所述叶轮用于通过转动形成经所述分离件外流入到所述分离件内的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件和所述叶轮位于所述驱动件的同一侧或者不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分离组件包括变速箱,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在所述驱动件的一侧连接所述叶轮,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在所述驱动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分离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心分离组件包括电机壳体和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壳体连接于所述电机壳体的一端,且所述风机壳体的内部和所述电机壳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风机壳体的内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变速箱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部,所述分离件设置于所述电机壳体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件包括顶壁、侧壁以及底壁,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以围设成过滤腔,至少所述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过滤腔的过滤孔,所述顶壁对接所述电机壳体的另一端,所述过滤腔通过所述顶壁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顶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呈筒状设置,所述过滤孔的轴线和所述侧壁的轴线不相交,且所述过滤孔的轴线自所述过滤腔外到所述过滤腔内的方向和所述侧壁与所述过滤孔对应的切线的切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沿其周向上开设有一组所述过滤孔,所述侧壁沿其轴线方向上间隔开设有多组所述过滤孔,每组所述过滤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进一步呈锥状设置,其直径在所述顶壁往所述底壁的方向上逐渐变小,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顶壁,进一步连接所述底壁;和/或,
所述吸尘装置包括耐磨密封垫,所述耐磨密封垫连接所述电机壳体,并抵接所述侧壁或者所述顶壁,所述顶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过滤腔的通流孔,所述过滤腔通过所述通流孔连通所述电机壳体的内部,所述耐磨密封垫包围所述通流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尘杯,所述壳体与所述尘杯连接,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腔,所述驱动件和叶轮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分离件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尘杯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尘杯包括固定杯体和一次性杯体,所述一次性杯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固定杯体,且和所述固定杯体连通,以能够容纳垃圾物体,使得所述一次性杯体能够在使用后携带垃圾物体一同被移除或者单独被移除。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腔以及用于容置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环绕所述容置腔且与所述容置腔间隔设置,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电池仓,以使得所述气流能够流入到所述电池仓内,并经所述电池仓排出。
12.一种离心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叶轮以及分离器,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分别与所述叶轮和所述分离器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叶轮和所述分离器转动,所述叶轮用于通过转动能够形成由所述分离器外流入到所述分离器内的气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45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人流预测系统
- 下一篇:圆周式照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