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33613.0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张玲;蒋孟瑾;王治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绿色生态 挡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墙基础(1)、装配式墙身(2)以及挡墙压顶梁(3),所述挡墙基础(1)固定于地基(6)上,所述装配式墙身(2)固定于挡墙基础(1)远离地基(6)的一端,所述挡墙压顶梁(3)固定于装配式墙身(2)远离挡墙基础(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墙身(2)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墙身单元体(21),所述墙身单元体(21)包括墙身板(211)、植生板(212)和现浇槽(213),所述植生板(212)设在墙身板(211)沿竖直方向靠近地基(6)的一端,所述现浇槽(213)设在植生板(212)和墙身板(211)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两个现浇槽(213)的槽口朝向两个现浇槽(213)相互远离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槽(213)沿竖直方向的两端以及墙身板(211)沿竖直方向的两端均分别设有榫头(2112)和榫槽(2113),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现浇槽(213)之间以及沿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墙身板(211)之间均榫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槽(213)的两侧壁上均设有扣件孔(2132),沿宽度方向相互抵接的两个现浇槽(213)之间通过连接扣件(213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身板(211)在植生板(212)的上方开设有排水窗(21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基础(1)和挡墙压顶梁(3)之间通过挡墙肋柱(4)固定连接,所述挡墙肋柱(4)穿设在装配式墙身(2)中,沿宽度方向相互抵接的两个现浇槽(213)之间围合形成用于挡墙肋柱(4)穿设的现浇空间(21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基础(1)包括墙面板(11)、墙趾板(12)和墙踵板(13),所述墙趾板(12)和墙踵板(13)均设在墙面板(11)靠近地基(6)的一端,且墙趾板(12)和墙踵板(13)分别位于墙面板(11)的两侧。
8.一种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道路的两侧将原地貌开挖至道路路基面,然后进行地基(6)的修整;
S2.绑扎挡墙基础(1)钢筋和预埋肋柱钢筋,固定挡墙基础(1)浇筑模板,并进行挡墙基础(1)的浇筑施工;
S3.分块分层将墙身单元体(21)相互拼接形成装配式墙身(2);同步安装连接扣件(2133);并进行挡墙肋柱(4)的浇筑施工;
S4.绑扎挡墙压顶梁(3)钢筋,固定挡墙压顶梁(3)模板,并进行挡墙压顶梁(3)的浇筑施工;
S5.在装配式墙身(2)靠近边坡(7)的一侧回填土壤;
S6.在墙身单元体(21)内客土,并在墙身单元体(21)内进行绿植的培植;
S7.进行混凝土和绿植的养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墙身单元体(21)分多次安装,墙身单元体(21)在每次安装高度施工完成后,机壳进行该高度的挡墙肋柱(4)的浇筑;待浇筑后的挡墙肋柱(4)初凝后,在继续装配上层的墙身单元体(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绿色生态挡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挡墙压顶梁(3)的浇筑随最后一次挡墙肋柱(4)的浇筑一同施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336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展示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煮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