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起重机的冷暧空调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7514.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3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槐梁;王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志人防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起重机 空调 集成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起重机的冷暧空调集成系统,属于汽车起重机领域,其包括发动机动力部、制冷系统、制热系统、下车驾驶室、上车操纵室和冷暖集中器,制冷系统由发动机动力部提供动力,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一换向阀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下车驾驶室,第一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冷暖集中器;制热系统包括第二换向阀,第二换向阀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下车驾驶室,第一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冷暖集中器;冷暖集中器用于将冷气或暖气从汽车起重机底架上连通至上车操纵室底部的转台。本申请能够将下车驾驶室和上车操纵室的空调系统集成为一个系统,在降低配套设备成本的同时降低故障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起重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起重机的冷暧空调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起重机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大型设备之一。将汽车起重机开到对应的吊装地点即能够执行各项吊装作业。为了提升汽车起重机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和上车操作者的操作舒适性,在汽车起重机的下车驾驶室和上车操纵室(即执行吊装作业的部分)都配置有空调系统。
目前汽车起重机的空调系统大多数为两套独立的空调系统,如图5所示,汽车起重机的下车驾驶室制冷:利用发动机带制冷压缩机和其它制冷循环元器件组成闭合系统,由蒸发器中流动的低压制冷剂从液态挥发到气态吸收热量,而将流经蒸发器外面的自然空气降温,降温后的冷空气排放至下车驾驶室实现降温;汽车起重机的下车驾驶室制暖:利用发动机散热循环冷却液摄取热量,将自然空气加热成暧风排入下车驾驶室从而实现升温。
汽车起重机的上车操纵室制冷:利用上车回转油路中分流出的高压油驱动液压马达,带动制冷压缩机和其他制冷循环器件组成闭合系统,再由上车操纵室内的蒸发器中流动的低压制冷剂从液态挥发到气态吸收热量,实现对上车操纵室的降温;汽车起重机的上车操纵室制暖:在上车操纵室增加一台燃油暖风机产生热量加热循环水,通过热水散热来加热自然空气后排放于上车操纵室的升温。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汽车起重机的下车驾驶室和上车操纵室所配备的冷暧空调由独立的四个分系统组成,系统元器件多导致配套设备成本高,同时故障发生率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将下车驾驶室和上车操纵室的空调系统集成为一个系统,从而在降低配套设备成本的同时降低故障发生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起重机的冷暧空调集成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起重机的冷暧空调集成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起重机的冷暧空调集成系统,包括发动机动力部、制冷系统、制热系统、下车驾驶室、上车操纵室和冷暖集中器,所述制冷系统由发动机动力部提供动力,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下车驾驶室,所述第一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冷暖集中器;所述制热系统包括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其中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下车驾驶室,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冷暖集中器;所述冷暖集中器用于将冷气或暖气从汽车起重机底架上连通至上车操纵室底部的转台,并能够将冷气和暖气经管路输送至上车操纵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夏季使用空调系统,汽车起重机行驶时,第一换向阀能够选择将制冷系统制得的冷气输送至下车驾驶室,通过驾驶室内出风窗排放于室内,起到冷气降温的效果;起重机起重作业时,司机在上车操纵室工作,此时也能够选择将制冷系统制得的冷气输送至冷暖集中器,由冷暖集中器将冷气输送至上车操纵室,通过操纵室内的出风窗排放于室内进行降温。在冬季使用空调系统时,第二换向阀能够选择将制热系统制得的暖气直接输送至下车驾驶室,实现暖气升温的效果;也能够选择将制得的热气输送至冷暖集中器,由冷暖集中器将暖气输送至上车操纵室,通过操纵室内的出风窗排放于室内进行升温。通过设置冷暖集中器能够直接向上车操纵室输送已制得的冷气或暖气,而无需在上车操纵室内设置制冷系统和制暖系统,在降低上车冷暧空调配套成本的同时降低了故障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志人防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志人防设备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7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