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卫生巾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3132.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艺;岳宇;蹇刚;岳净夫;李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和泰润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67/02;C08K3/22;C08K3/26;C08J5/18;A61L15/18;A61L15/26;A61L15/62;B29C48/00;B29C48/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袁媛 |
地址: | 4025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卫生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含6~9%钛白粉的生物降解树脂70~80%和20~30%的CaCO3粉末加热至100~120℃、并在150~200r/min的转速下混合3~5min得到共混物;S2然后将共混物导入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得到吹膜树脂;S3将吹膜树脂加入到吹膜机机组中挤出、吹胀、牵引、二次吹胀、冷却、二次牵引、收卷得到生物降解薄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生物降解树脂(含PBAT、PLA和钛白粉)为原料制备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生物降解薄膜能够广泛应用于床垫、手术垫、防护服以及食品外包装以及软包装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产品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降解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卫生巾。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具有广泛的用途,农业、食品包装、卫生防护用品等,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即“白色污染”。因此,可降解的生物降解薄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公司在另一同日申请:一种非透气生物降解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中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的生产原料,该原料以PLA(聚乳酸)和PBAT(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为基础,添加钛白粉制成,具有良好的性能。
本申请拟提供一种以上述PLA和PBAT为基础、添加钛白粉制成生物降解树脂为原料制备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生物降解薄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以生物降解树脂为原料进行吹膜法制备了一种生物降解薄膜。
根据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按重量计,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按质量百分比计,将70~80%的生物降解树脂和20~30%的CaCO3粉末加热至100~120℃、并在150~200r/min的转速下混合3~5min得到共混物,其中所述生物降解树脂中含有质量百分比为6~9%的钛白粉;
S2、然后将共混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经过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后,得到吹膜树脂;
S3、将吹膜树脂加入到吹膜机机组中,经过挤出、吹胀、牵引、二次吹胀、冷却、二次牵引、收卷后,得到生物降解薄膜;
其中所述的生物降解树脂包括PLA、PBAT和钛白粉。
进一步地,S2中共混物入料温度为120~160℃,模头温度为160~170℃,出模压力为3~5Mpa。
进一步地,S3中吹膜树脂的入料温度160~170℃,模头温度为170~180℃,出模压力为5~8Mpa,第一次吹胀比为1.5~2,第二次吹胀比为3~4。
进一步地,S1中生物降解树脂先用质量浓度为75~95%乙醇浸泡3`5h后再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70℃,干燥时间为2~3h,干燥后再与CaCO3粉末进行加热处理。
进一步地,S1中CaCO3粉末粒度为300~500目。
进一步地,S1所得共混物中继续加入占其重量2~5‰的聚乙烯蜡,然后在2000~3000r/min的转速下剪切10~20min。聚乙烯蜡能起到增光增亮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塑料产品的完整性和流动性提升,减少产品与机器的摩擦;
对共混物进行高速剪切,能够使得物料之间混合更充分,其中使用的聚乙烯蜡还可以用其他的增亮剂替代,如聚丙烯蜡等。
进一步地,所述PLA、PBAT和钛白粉的质量比例为75~125:25:9。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生物降解薄膜,其由上述制备方法加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和泰润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和泰润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31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变比手自动切换电流互感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术后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