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灯具间通讯的系统及点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5447.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1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壹翔;韩飞;陈学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5B45/3725;H05B45/34;H05B45/50;H05B47/16;H05B4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源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灯具 通讯 系统 点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灯具间通讯的系统及点灯方法,包括作为主控制端的翼灯、从控制端的箱灯,以及翼灯与箱灯之间的通讯模块;在做到消除累计误差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更低的延迟,更低的功耗和更低的成本,同时也可以做到翼灯与箱灯的状态交互和主从控制,从而可以保证了系统更灵活及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灯具间通讯的系统及点灯方法。
背景技术
车灯设计之初的目的只有照明指示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汽车绚丽性的需求与日俱增,车灯做为功能性的外观件,在提高外观的绚丽性上面往往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于是越来越复杂的动画效果出现在了市场上的高端车型上面,最普遍的当属汽车LED(发光二极管)转向灯的流水效果,这种效果可以给人眼一种很平滑的转向效果,看起来尤为舒服。
目前的汽车车灯LED(发光二极管)转向的流水效果存在一个累计误差现象,累计误差即由于计时器以及晶振的误差导致系统长时间持续的工作后出现流水灯翼灯与箱灯流水紊乱的现象,可能会导致翼灯比箱灯提早亮灯,或者箱灯未全部亮灯完毕翼灯就已经开始亮灯,该设计是采用了一个可以持续计数的芯片来驱动移位寄存器进行流水控制,由于计数芯片本身的误差,以及没有重置计数的动作,长久下去,会出现累计误差导致流水紊乱的现象。为了消除累计误差的现象,目前存在一种设计,即通过翼侧一个单独的电子控制单元和LED驱动器组合以及箱侧一个单独的电子控制单元和LED驱动器组合,然后两个灯具分别连接到整车端BCM(车身控制模块),使用CAN通信、LIN通信或者硬件通信的方式与BCM端实现信息交互。转向信号每次由低变高后都会重置一次系统,这样计数器每次都可以被重置,则不会出现累计误差的现象。但是这种设计方案无法保证翼侧与箱侧的转向灯可以进行直接通讯和控制,所以为了做到消除累计误差,每次转向灯过来后,都需要重启一下系统,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增加。当然为了解决系统响应时间的问题,也可以通过BCM供一个电源给车灯使翼灯和箱灯的电子控制单元随时都处于活跃状态,但是这种缺陷也很明显,即会导致更高的功耗。后两种设计虽然都在解决累计误差的现象,但是由于翼灯与箱灯之间没有进行信息交互,也不存在主从控制,整个系统只能由BCM去控制,显得异常笨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灯具间通讯的系统及点灯方法,在做到消除累计误差的同时,也可以保证更低的延迟,更低的功耗和更低的成本,同时也可以做到翼灯与箱灯的状态交互和主从控制,从而可以保证了系统更灵活及更安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灯具间通讯的系统,包括作为主控制端的翼灯、从控制端的箱灯,以及翼灯与箱灯之间的通讯模块;
翼灯包括翼灯电子控制器模块、翼灯亮灯单元和翼灯通信模块;
翼灯电子控制器模块对外与车身控制器BCM连接进行通信协议解析,电源管理与转换,对内控制整个系统;
翼灯亮灯单元,受翼灯电子控制器模块控制,进行翼灯侧流水效果的顺序点亮、呼吸点亮方式,实现动态照明的控制和呈现,并将被控制单元的各种错误诊断信息上报至翼灯电子控制器模块模块;
翼灯通信模块,连接翼灯电子控制器模块和翼灯亮灯单元,实现翼灯电子控制器模块与翼灯亮灯单元之间的通信;
箱灯包括箱灯电子控制器模块、箱灯亮灯单元和箱灯通信模块;
箱灯电子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与箱灯亮灯单元连接,负责控制箱灯亮灯单元,其中箱灯电子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与翼灯电子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受翼灯电子控制器模块器控制,并实时反馈箱灯的箱灯电子控制模块以及箱灯亮灯单元的整个状态给翼灯电子控制器模块;
箱灯亮灯单元,受箱灯电子控制器模块控制,进行流水效果的顺序点亮、呼吸点亮方式,实现箱灯动态照明的控制和呈现,并上报错误诊断信息至箱灯电子控制器模块,箱灯电子控制器模块会进一步反馈给翼灯电子控制器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未经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5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子中底以及制作工艺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