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辉石除铁增白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0266.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1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利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26 | 分类号: | C01B33/26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郑浩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辉石 增白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辉石除铁增白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将含铁杂质的锂辉石样品破碎至50~120目;将破碎后的锂辉石样品经过永磁除铁机去除导磁物;将步骤过磁后的锂辉石样品放入球磨机研磨至320~330目;S2、酸洗:将足量的盐酸放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加入研磨后的锂辉石样品;S2.2、开启加热系统,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80~95℃并保温2~5小时,让铁杂质充分进行酸解;其中,铁杂质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FeCl3;S3、水洗:S3.1、充分反应后进行冷却,将物料用带有水洗功能的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酸解料;S3.2、将步骤S3.1分离得到的酸解料用水洗涤至中性;S4、烘干:将步骤S3水洗后的物料烘干。经本发明处理后的锂辉石粉,铁杂质含量低,白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辉石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辉石除铁增白工艺。
背景技术
锂辉石属单斜晶系,晶体常呈柱状、粒状或板状,颜色呈灰白、灰绿、紫色或黄色等,硬度为6.5-7,密度为3.03-3.22g/cm3。它作为锂化学制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锂化工、新能源、玻璃、陶瓷行业,享有“工业味精”的美誉。近年来,由于动力锂电池的优越性及不可替代性,随着低碳环保、发展绿色新能源的社会发展趋势,锂辉石在市场上的地位更是越来越重要,经常被当作战略物资来对待。
巴西锂辉石原矿储量丰富,但由于原矿石里含有导磁性物质及不导磁物(主要为共生附著的Fe2O3),并且在矿石开采及粗加工时,也会产生机械铁等杂质,从而导致其使用范围大大缩小,往往被应用于低端产业链里。这杂质在锂辉石的实际应用中会产生极大影响,无论是在新能源锂电、微晶玻璃、耐热陶瓷或者建筑陶瓷等行业中,都会存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辉石除铁增白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辉石除铁增白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
S1.1、将含铁杂质的锂辉石样品破碎至50~120目;
S1.2、将步骤S1.1破碎后的锂辉石样品经过永磁除铁机去除导磁物;
S1.3、将步骤S1.2过磁后的锂辉石样品放入球磨机研磨至320~330目,烘干备用;
S2、酸洗:
S2.1、将足量的盐酸放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加入研磨后的锂辉石样品,锂辉石粉与盐酸的重量比为1:(0.8~1.2);
S2.2、开启加热系统,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80~95℃并保温2~5小时,让铁杂质充分进行酸解;其中,铁杂质与盐酸发生以下反应:Fe2O3+3HCl=2FeCl3+3H2O,生成FeCl3;
S3、水洗:
S3.1、充分反应后进行冷却,将物料用带有水洗功能的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酸解料;
S3.2、将步骤S3.1分离得到的酸解料用水洗涤至中性;
S4、烘干:将步骤S3水洗后的物料烘干。
优选地,步骤S1.3中,将步骤S1.2过磁后的锂辉石样品放入球磨机研磨至325目。
优选地,步骤S2.1中,所述盐酸的浓度为15%~20%。
优选地,步骤S2.1中,所述锂辉石粉与盐酸的重量比为1:1。
优选地,步骤S2.2中,开启加热系统,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85~90℃并保温2~5小时,让铁杂质充分进行酸解。
优选地,步骤S2.2中,开启加热系统,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85~90℃并保温3~4小时,让铁杂质充分进行酸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利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利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功能性车用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废气热能回收循环再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