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全固态酿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6892.1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恒威制曲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J1/04 | 分类号: | C12J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固态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全固态酿醋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提取步骤为:配置菌种;原料蒸煮;菌种发酵;醋酸发酵;封池;淋醋;得到成品。本发明全固态酿醋工艺制备的食醋,具有口感佳,味道足,醋酸味柔和,回味绵长,酸甜可口的特点。采用原料经过蒸煮后直接进入发酵池,在菌种发酵过程中一次性将前期的淀粉糊化,糖化过程和酒精发酵在一起完成,效率高,设备利用率高,大大简便操作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出醋率。本工艺特点操作简单,出品率高,每公斤主料出3.5°醋10‑12公斤,简化做醋工艺,降低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做醋成本,每出醋1吨,仅需要1公斤菌种,适合生产企业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全固态酿醋工艺,属于酿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食醋中富含多种风味物质,分子量从十几到几百,这些风味物质在不同工艺的食醋中所组成的结构、种类、分子量大小及量值比例相差迥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类别的食醋。
传统的食醋酿一般采用固态发酵工艺生产。固态发酵工艺还可分为全固态发酵工艺、先液后固发酵工艺和固态浇淋工艺。
采用传统工艺酿造食醋,存在做醋设备落后、风味欠佳、出醋率低、设备利用率低、能耗高、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综上所述,研发出一种新型节能减排、出醋率高、且风味俱佳的酿醋工艺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全固态酿醋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全固态酿醋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提取步骤为:
步骤(1)配置菌种;将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以及果胶酶放入容器中进行混合搅拌,得到菌种;
步骤(2)原料蒸煮;将原料润水蒸煮;
步骤(3)菌种发酵;发酵池中按原料质量比例320%的比例放入底水,将蒸煮后的原料放入发酵池中,并且加入菌种,菌种放入量为原料的1%,按质量比计;使用翻醅机将原料与菌种搅拌均匀,再将醋池用塑料布封严,保持5天时间进行糊化、糖化、酒化发酵,得到醅料;
步骤(4)醋酸发酵;经过步骤(3)5天发酵后,控制醅料水分按质量比在60-62%,醅料放入醋酸发酵池中,加入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醋酸发酵时长20天,每天需使用翻醅机对醋池总的原料进行均匀翻醅一次;
步骤(5)封池;醋酸发酵后,在醋酸发酵池内加入盐,加盐后封池;
步骤(6)淋醋;把发酵成熟的醋醅取出,放入淋池,塞严淋孔,用清水先浸泡,水的用量以淹过醋醅面5—10公分;4小时后放开淋孔,开始淋下的醋浑浊,町返回再淋,直至澄清,即可得到成品。
进一步的,步骤(1)中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以及果胶酶的质量比例为5:2:1:3:1。
进一步的,步骤(2)中加入按照原料质量比例30-40%的水搅拌,润料1-2H,直至原料水分达到45%,然后进行蒸煮2-3H,蒸煮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4)中醋酸菌接种量为1%。
进一步,步骤(5)加盐量为醋酸发酵后半成品的1.5%,按质量比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全固态酿醋工艺制备的食醋,具有口感佳,味道足,醋酸味柔和,回味绵长,酸甜可口的特点。
本工艺采用原料经过蒸煮后直接进入发酵池,在菌种发酵过程中一次性将前期的淀粉糊化,糖化过程和酒精发酵在一起完成,效率高,设备利用率高,大大简便操作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出醋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恒威制曲机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恒威制曲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6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