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工件表面精加工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4093.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3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江县杰灵铜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郑骑锋 |
地址: | 322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表面 精加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锁工件表面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台阶加工装置(2)、锁扣槽打磨装置(3)、端面打磨装置(4)、打孔装置(5)、倒角装置(6)、攻丝装置(7)和去毛刺校准装置(8);在支撑架(1)的安装台上从右向左依次安装有台阶加工装置(2)、锁扣槽打磨装置(3)、端面打磨装置(4)、打孔装置(5)、倒角装置(6)、攻丝装置(7)和去毛刺校准装置(8);支撑架(1)上通过滑动导轨连接有多个夹持装置(11);多个夹持装置(11)分别位于台阶加工装置(2)、锁扣槽打磨装置(3)、端面打磨装置(4)、打孔装置(5)、倒角装置(6)、攻丝装置(7)和去毛刺校准装置(8)上部;台阶加工装置(2)包括第一台阶加工装置(21)和第二台阶加工装置(22);第一台阶加工装置(21)和第二台阶加工装置(22)相同,且互为镜像放置;第一台阶加工装置(21)位于第二台阶加工装置(22)一侧;第一台阶加工装置(21)包括第一夹具(212)、第一移动平台(211)和扩孔装置(213);第一移动平台(211)位于第一夹具(212)夹持的锁壳体的轴线方向上;扩孔装置(213)固定在第一移动平台(211)上;扩孔装置(213)加工刀具为台阶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工件表面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槽打磨装置(3)包括第一固定装置(31)、第二固定装置(32)和打磨砂轮(33);打磨砂轮(33)位于第一固定装置(31)和第二固定装置(32)之间;且打磨砂轮(33)位于锁扣槽内;第一固定装置(31)和第二固定装置(32)关于打磨砂轮(33)相互对称;第一固定装置(31)和第二固定装置(32)通过连接轴可以相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工件表面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打磨装置(4)包括第一固定架(41)、第二固定架(42)和放料架(43);放料架(43)位于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之间;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关于放料架(43)相互对称;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的右侧分别固定有粗打磨装置(44),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的左侧分别固定有精打磨装置(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工件表面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打孔装置(5)上部的夹持装置(11)上设有转动气缸,通过转动气缸带动夹持装置(11)转动,将竖直横向放置的锁壳体转变为竖直纵向放置的,通过打孔装置(5)对锁壳体上贯穿孔进行打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工件表面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装置(6)包括第一倒角装置(61)、第二倒角装置(62)和第三固定架(63);第一倒角装置(61)和第二倒角装置(62)分别连接在第三固定架(63)平行的两个侧边上;第一倒角装置(61)和第二倒角装置(62)通过导向杆连接在第三固定架(63)上,且相对第三固定架(63)可以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工件表面精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加工装置(2)、锁扣槽打磨装置(3)和端面打磨装置(4)中放置锁壳体的放料架位于同一直线上。
7.一种锁工件表面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加工步骤:
S1:将粗加工过的锁壳体投通过夹持装置(11)放到第一台阶加工装置(21)对锁壳体套筒一端进行车台阶,扩孔装置(213)为具有台阶形状的刀具,通过扩孔装置(213)对锁壳体套筒一端加工台阶;
S2:通过夹持装置(11)将锁壳体移动到第二台阶加工装置(22)上,对锁壳体套筒的另一端加工台阶;
S3:锁壳体两端台阶加工完毕,通过夹持装置(11)移动到锁扣槽打磨装置(3)上,通过驱动第一固定装置(31)和第二固定装置(32)相向滑动将锁壳体进行固定,使打磨砂轮(33)位于锁扣槽内,驱动打磨砂轮(33)转动,对锁壳体锁扣槽两端面进行打磨;
S4:通过夹持装置(11)将锁扣槽打磨装置(3)加工过的锁壳体移动到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的粗打磨装置(44)之间的放料架(43)上,先对锁壳体的两端面进行粗打磨,然后通过夹持装置(11)将锁壳体移动到第一固定架(41)和第二固定架(42)的精打磨装置(45)之间的对应的放料架(43)上,对锁壳体两端面进行精打磨,使得锁壳体的长度固定;
S5:经过端面打磨装置(4)加工过的锁壳体,通过位于打孔装置(5)上部设有旋转气缸的夹持装置(11)夹持,将竖直纵向放置的锁壳体转动90°角,变为竖直横向放置的锁壳体,对锁壳体侧面的贯穿固定孔进行打孔;
S6:经过打孔装置(5)加工过的锁壳体,通过夹持装置(11)放置到第一倒角装置(61)和第二倒角装置(62)之间的第三固定架(63),对锁壳体套筒的两端面同时进行倒角;
S7:倒角结束后,通过夹持装置(11)将锁壳体移动到攻丝装置(7)对固定的通孔进行攻丝;
S8:攻丝结束后,通过夹持装置(11)将锁壳体移动到去毛刺校准装置(8),通过对称的去除毛刺装置对锁壳体套筒中的毛刺进行去除,而且去除毛刺装置还可以对锁壳体套筒起到定位和校准的作用,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锁扣槽两侧套筒引起的不同心进行校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江县杰灵铜压铸有限公司,未经浦江县杰灵铜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40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