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硝化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2912.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高会杰;王刚;孙丹凤;陈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11/10;C12N1/36;C02F3/34;C02F3/0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亚硝化菌剂,包括亚硝酸细菌类微生物和吸附载体,所述吸附载体包括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和异养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化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化菌剂中,亚硝酸细菌类微生物的质量含量为50%-70%,吸附载体的质量含量为3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化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载体中,以质量分数计,异养菌占吸附载体质量的5%-50%,优选10%-30%,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占吸附载体质量的50%-95%,优选70%-90%;所述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中,壳聚糖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5:0.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化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菌选自酵母菌、乳酸菌、硫酸盐还原菌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酵母菌;所述的酵母菌选自假丝酵母、隐球酵母、汉逊氏酵母属、毕赤氏酵母、红酵母、球拟酵母或丝孢酵母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热带假丝酵母菌;所述的乳酸菌选自乳杆菌、双歧杆菌、乳球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硫酸盐还原菌选自脱硫单胞菌、脱硫线菌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亚硝化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吸附载体;
(2)培养亚硝酸细菌类微生物;
(3)将微生物和吸附载体混合制得亚硝化菌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吸附载体的制备方法为:将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投加到利用有机碳源的异养菌培养体系进行吸附生长,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停止,取出固体物干燥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在制备交联剂与壳聚糖反应制备交联壳聚糖时引入纳米碳酸钙,制得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投加到利用有机碳源的异养菌培养体系进行吸附生长,是指异养菌培养过程初期就投加包埋了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进行异养菌边培养边吸附生长;包埋碳酸钙的交联壳聚糖的加入量占总反应体积的20%-3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菌培养所需有机碳源为葡萄糖、己糖、木糖、蔗糖、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碳源按照加入后体系中质量浓度为1-5g/L进行投加。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菌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0-38℃,优选20-30℃,pH为6.0-8.5,优选6.0-7.0;静置发酵或者摇床培养。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养菌为酵母菌、乳酸菌、硫酸盐还原菌中的至少一种,再优选为酵母菌;所述的酵母菌选自假丝酵母、隐球酵母、汉逊氏酵母属、毕赤氏酵母、红酵母、球拟酵母或丝孢酵母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热带假丝酵母菌;所述的乳酸菌选自乳杆菌、双歧杆菌、乳球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硫酸盐还原菌选自脱硫单胞菌、脱硫线菌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载体制备过程中,培养至对数生长后期,培养24-80h;所述的干燥温度为25-50℃,干燥时间为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29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