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免疫反应性的新冠状病毒B-细胞抗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2510.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1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子意;刘刚;马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柏睿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165 | 分类号: | C07K14/165;A61K39/21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0 | 代理人: | 夏娟娟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免疫 反应 冠状病毒 细胞 抗原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免疫反应性的新冠状病毒B‑细胞抗原,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检测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和/或一种检测受试者是否感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检测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冠状病毒抗体的试剂盒。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所述的感染新型冠状病毒B‑细胞抗原用于制备预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关适应症的药物的用途,以及一种预防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冠状病毒感染的疫苗。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组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B-细胞抗原,一种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与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抗体的检测方法,和/或一种检测受试者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检测待测样品中是否含有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的试剂盒。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所述的新型冠状病毒B-细胞抗原用于制备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疾病的药物的用途,以及一种预防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苗抗原,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与人类相关的新型冠状病毒已经被确认为新的病毒,人类以迄今最快的速度测定了他们的基因序列,主要由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刺突(S)、膜 (M)、被膜(E)、核壳(N)、聚合酶(P)等蛋白组成。其中刺突(S)蛋白、膜(M) 蛋白和包膜(E)蛋白组成了病毒外壳,是病毒识别、结合并进入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尤其是刺突S蛋白是关键性蛋白。
寻找抗原决定簇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各种计算机软件,通过已经发表的序列采用亲水性、疏水性、转角结构、HPLC滞留系数、螺旋结构、保守性等参数进行预测。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预测方法与实际测得的序列仅有30%~50%的重复性(1、ZHANG XM,LIUG和SUN MJ,Brain Research,2000, 868:157-164;2、ZHANG XM,LIU G和SUN MJ,BrainResearch, 2001,895:277-282.)。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组合化学技术对蛋白抗原决定簇谱的研究(“交叉重叠”多肽化合物),从而快速发现最小的抗原决定簇,并构建决定簇谱(一种肽文库、其合成方法及从该文库中筛选的活性片段,申请号: 200310101892.6。)。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组合化学技术,该法的特点是以一定数目的氨基酸残基肽 (比如1到50个氨基酸残基)为基础,合成“交叉重叠”片段,将蛋白序列通过氨基酸逐个错位(或者间隔错位)的方式全部合成出来,然后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或者其它生物目的的筛选反应等,如筛选发现T-细胞免疫抗原决定簇,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配基等),一次便可以得到所有最短的抗原决定簇,进而绘制成抗原决定簇谱。基于此抗原决定簇谱,通过针对设计的抗原性多肽再进行抗新型冠状病毒人阳性血清筛选,可以筛除非抗原性多肽,得到的抗原性多肽可用于制备新型冠状病毒诊断试剂、药物以及疫苗的B-细胞多肽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图谱。
本发明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S和N蛋白的全部“交叉重叠”多肽的抗原决定簇谱,独特的抗原性多肽设计经验,使用新型冠病毒感染者的阳性血清对其进行筛选,快速发现了新型型冠状病毒的B-细胞抗原多肽,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组衍生自新型冠状病毒的B-细胞抗原,其选自至少一种下列多肽序列,或其任一组合,包括:
新型冠病毒抗原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新型冠病毒抗原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新型冠病毒抗原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本发明所涉及的这些抗原其C-端可为酰胺基或者羧基或者是酯基形式亦或是酰胺基的其他形式;再可能是其C-端再加一个半胱氨酸残基(cys)的酰胺基形式亦或是酰胺基的其他形式亦或是羧基形式亦或是酯基形式;其N- 端可能是氨基、乙酰化的氨基、烷酰化的氨基,亦或是N-端增加一个半胱氨酸(cys)乙酰化形式、其他酰胺化的其他形式亦或是氨基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柏睿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柏睿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25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推力变向的全向反斜面导弹
- 下一篇:静电放电器件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