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ICGAN与ResNet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3086.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6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姜斌;程子巍;包建荣;刘超;唐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3/08;G06T7/45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icgan resnet 网络 雷达 辐射源 信号 分类 识别 方法 | ||
1.一种采用ICGAN与ResNet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接收机接收到的混叠信号,对其分离后,生成六种典型的雷达辐射源信号数据集:常规脉冲信号、线性调频信号、二频频率编码信号、四频频率编码信号、二相编码信号、四相编码信号;
步骤1.2,信号预处理步骤,按以下子步骤完成:
步骤1.2.1,将步骤1.1所得信号数据集,执行希尔伯特变换、及图像灰度化方法,得到灰度共生矩阵;其中,灰度共生矩阵为复矩阵,维度为N×M,且N为自然数,表示为输入样本的个数;M为自然数,表示为向量维数;
步骤1.2.2,将步骤1.2.1所得的灰度共生矩阵,作为输入参数,输入到改良自编码器,实现特征提取,得到特征矩阵;其中,特征矩阵为复矩阵,维度为N×M;
步骤1.3,样本数量扩充步骤,按以下子步骤完成:
步骤1.3.1,构建改进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步骤1.3.2,输入特征矩阵至ICGAN中进行训练,生成扩充样本;
步骤1.4,将扩充样本与原样本混合,以4: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样本与测试集样本;
步骤1.5,基于ResNet进行雷达辐射源信号分类步骤,按以下子步骤完成:
步骤1.5.1,构建深度残差网络;
步骤1.5.2,对步骤1.4所得到的训练集样本输入到深度残差网络中进行迭代训练,直至达到训练轮数,得到训练完毕的深度残差网络;
步骤1.5.3,将步骤1.4所得到的测试集样本输入到步骤1.5.2中训练好的深度残差网络中,输出雷达辐射源信号分类的识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ICGAN与ResNet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1,步骤1.3.2中,改进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即为ICGAN,ICGAN以传统的生成对抗网络(GAN)为基础,对判别网络的输入进行了修改;判别网络的输入不仅为真实样本与真实标签,还将错误样本与错误标签同时作为输入参与到迭代训练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ICGAN与ResNet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脉冲信号,部分经过预处理的线性调频信号、二频频率编码信号、四频频率编码信号、二相编码信号、四相编码信号特征矩阵将作为错误样本与错误标签结合,与真实样本常规脉冲信号特征矩阵一同输入到判决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ICGAN与ResNet网络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CGAN的基本结构与特征,采用的ICGAN由生成网络与判决网络两部分构成,它们均由输入层、全连接层与输出层构成;生成网络的输入为a维噪声数据,a为正整数,可取值为100等;经过b层BN层与c层全连接层以后生成α维样本数据,b、c皆为正整数,可取值为3等;α为正整数,可取值为784等;将β维真实样本与1维真实标签输入到判决网络中,同时输入α维生成样本,γ维错误样本与1维错误标签;β、γ皆为正整数,为保证真实样本的数量,β约为γ的三倍,β可取值为784等;经过b层Dropout层与c层全连接层输出判决结果;生成网络与判决网络中第一层与第二层采用LeakyReLU为激活函数:
其中,x为神经元的输入,a为实数,可取值为0.01等;
第三层的激活函数设置为Sigmoid函数:
上式中,x为神经元的输入;
步骤2.2,本方法中ICGAN的生成网络与对抗网络的优化器均采用Adam优化器,损失函数为交叉熵函数:
式中,n表示的是样本个数,y表示的是真实值,y%表示的是预测值;
实验中动量设置为m,m为实数,可取值为0.5等;学习率为l,l为实数,可取值为0.0015等;每批次样本数量n个,n为实数,可取值为24等;训练批次数为δ次,δ为正整数,取值范围为1000至3000。每一批次的样本于生成网络与对抗网络中交替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0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