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限域空间制备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氧气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0431.1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浩铨;王彦智;张超超;曹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9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空间 制备 金属 原子 电催化 氧气 还原 催化剂 方法 | ||
1.一种通过限域空间制备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氧气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ZIF-L(Zn)负载金属源
将2-甲基咪唑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A;将六水硝酸锌和金属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A加入溶液B中,室温搅拌2~10小时后,离心洗涤,将沉淀物干燥,得到金属源@ZIF-L(Zn);其中所述金属源为三乙酰丙酮铁、硝酸铁、氯化铁、乙酸铁、乙酰丙酮钴、硝酸钴、乙酸钴、氯化钴、硝酸镍、硝酸铜、氯铂酸、氯化钌、硝酸银中任意一种;
(2)包覆SiO2
将步骤(1)中的金属源@ZIF-L(Zn)分散于去离子水,然后分别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aOH和硅酸四乙酯甲醇溶液,室温搅拌0.5~4小时后,将混合溶液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得到金属源@ZIF-L(Zn)@SiO2;
(3)制备M-N-C@SiO2
将步骤(2)的金属源@ZIF-L(Zn)@SiO2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流中加热到800~1100℃,并保持2~8小时,获得M-N-C@SiO2,其中M代表Fe、Co、Ni、Cu、Pt、Ru、Ag中任意一种;
(4)除SiO2
将步骤(3)的M-N-C@SiO2加入到2~4mol/L NaOH水溶液中,在50~100℃下回流2~8小时,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至上清液pH=6~8后,将0.5~2mol/L H2SO4水溶液倒入沉淀物中,在50~100℃下回流12~24小时,用去离子水离心洗涤至上清液pH=6~8,干燥后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流中加热到800~1100℃,并保持1~4小时,获得单原子M-N-C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限域空间制备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氧气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2-甲基咪唑与硝酸锌、金属源的摩尔比为8:1:0.005~0.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限域空间制备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氧气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金属源@ZIF-L(Zn)、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aOH和硅酸四乙酯的质量比为1:0.2~0.3:0.09~0.12:1.8~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限域空间制备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氧气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步骤(2)的金属源@ZIF-L(Zn)@SiO2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流中加热到900~1000℃,并保持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通过限域空间制备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氧气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加热的升温速率为2~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限域空间制备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氧气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步骤(3)的M-N-C@SiO2加入到3mol/L NaOH水溶液中,在70~80℃下回流3~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限域空间制备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氧气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1mol/L H2SO4水溶液倒入沉淀物中,在70~80℃下回流18~2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限域空间制备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氧气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氮气流中加热到900~1000℃,并保持2~3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通过限域空间制备金属单原子电催化氧气还原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加热的升温速率为2~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04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材加工用自动化打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扫地机械机器人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