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化气雾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4288.5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6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耀;梁宏达;张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29/14 | 分类号: | C09D129/14;C09D161/06;C09D5/08;C09D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29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化 气雾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气雾漆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改性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10~13份、酚醛补强树脂5~8份、环保稀释剂50~60份、防锈颜料6.5~10份、辅助成膜物质2.6~4份、磷化缓冲液1.5~2.2份、推进剂10~17份,本发明使用改性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酚醛补强树脂为成膜物质与磷化缓冲液经合理调配制备的磷化气雾漆,有如下优异效果:1.漆膜在常温下快干,成膜后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耐水性和附着力。2.磷化气雾漆易制备,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漆膜兼具磷化和钝化的双重作用。同时其作为薄涂层,可与各类防腐蚀涂料配合使用,有使用广谱性。3.气雾剂包装,施工雾化良好,操作方便,耐候性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与材料交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磷化气雾漆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市面上很多的建筑物都会用到金属,一般未经处理的金属表面看上去会单调,为了使其美观、耐用,很多人们都会在表面涂上一些涂料进行修饰。但是在涂料施工上,由于金属表面光滑,油漆的附着力不够;其次一些油脂类涂料或醇酸涂料即使涂装后成膜,但其表面氧化反应并未停止,反应中会产生一些能与金属反应的物质(醛和蚁酸等),使得涂层与金属内层间产生一些疏松的物质,从而导致涂层脱落。所以在金属进行涂装前,一般进行磷化处理,以增强上面涂层对金属的附着力,并提高金属的防腐性能。当工件由于体积较大或其他原因而不能进行磷化处理时,就需要采用磷化气雾漆在金属表面进行喷涂。
磷化底漆又称洗涤底漆,能在形成金属表面一层薄膜(干膜厚度9-15微米),通过牢固附着在金属表面以增加上面涂层对金属的附着力和防锈性能,并且对金属有磷化处理和钝化处理的双重作用。
国内市场上传统磷化底漆一般为双组份的,需要配套的固化剂,没有固化剂,磷化底漆不会干。不仅存在着耐盐性、耐水性差,而且因配方中含有磷酸,导致气雾罐容易腐蚀差等系列问题,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单组份可直接施工且漆膜性能良好的磷化气雾漆来取代传统磷化底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缩短磷化底漆干燥时间,提高其漆膜耐水性、防锈性能、附着力、硬度,提高施工效率等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一种磷化气雾漆制备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磷化气雾漆,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份配比包括:
配方成分成分占比
改性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10~13份
酚醛补强树脂 5~8份
环保稀释剂 50~60份
防锈颜料 6.5~10份
抗泡剂 0.5~1份
流平剂 0.7~1份
润湿分散剂 0.9~1份
磷化缓冲液 1.5~2.2份
推进剂 10~17份
防沉触变剂 0.5~1份;
所述的改性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的天元新材公司的改性PVB树脂;
所述的酚醛补强树脂的PR-51820、PR-50252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环保稀释剂为正丁醇、乙二醇苯醚、3-甲氧基-3-甲基-1-丁醇、乙二醇乙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防锈颜料为SHILDEX®CS 311、HEUCOPHOS®ZAPP、磷钼酸铝锌、经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偶联处理的滑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4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刀机构及找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泡沫塑料回收再利用的加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29-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涂料组合物,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以醇、醚、醛、酮、醛缩醇或酮缩醇基为终端;基于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的水解聚合物
C09D129-02 .不饱和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29-10 .不饱和醚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29-12 .不饱和酮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29-14 .由不饱和醛缩醇或酮缩醇聚合,或由不饱和醇聚合物经后处理得到的醛缩醇或酮缩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29-04 ..聚乙烯醇;不饱和醇与饱和羧酸的酯的部分水解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