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信用认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0331.0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3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20/38;G06F21/60;G06F21/64;G06K17/00;G06F1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王海栋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路86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信用 认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数据信用认证方法,包括:客户端构造一基于有限域的GRS码,并根据GRS码生成公钥以及私钥;客户端对用户的访问请求做哈希运算,得到摘要值,并使用私钥对摘要值进行加密,得到数字签名;客户端对数字签名进行压缩处理后添加应答协议,并连同访问请求、公钥一并发送至大数据信用认证平台;大数据信用认证平台对数字签名进行合法性验证;当验证通过后,对用户进行信用认证,若通过信用认证,允许用户访问大数据信用认证平台;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较快的认证速度,保证用户的合法性访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用认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数据信用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信用市场发展不成熟,缺乏统一的信用记录标准和客观的风险评估规范,导致很大一部分企业信用缺失。建立一套公正客观的企业信用评估模型,对于合理衡量企业风险水平,创建健康的信用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的信用评估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使用固化的信用评分模型,定期进行企业财务指标,带入公式进行计算,但是没有考虑反映企业风险的其他因素,如企业主体相关的舆情。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网络上人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见,不同思想观点正面碰撞,因此在建立评估方法的同时,对网络用户的合法性访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信用认证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数据信用认证方法,包括:
客户端构造一基于有限域的GRS码,并根据所述GRS码生成公钥以及私钥;
所述客户端对用户的访问请求做哈希运算,得到摘要值,并使用所述私钥对所述摘要值进行加密,得到数字签名;
所述客户端对所述数字签名进行压缩处理后添加应答协议,并连同所述访问请求、所述公钥一并发送至大数据信用认证平台;
所述大数据信用认证平台对所述数字签名进行合法性验证;
当验证通过后,对所述用户进行信用认证,若通过信用认证,允许所述用户访问所述大数据信用认证平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数字签名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使用所述公钥对所述访问请求的数字签名进行验签;
若验签通过,则所述访问请求的合法性通过验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使用所述公钥对所述访问请求的数字签名进行验签,包括:
利用所述公钥对所述数字签名解密,得到待验证摘要值;
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哈希运算,得到摘要值;
若验签通过,则所述访问请求的合法性通过验证,包括:
将所述待验证摘要值与所述摘要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待验证摘要值与所述摘要值相等,则验证成功,表明所述访问请求的合法性通过验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用户进行信用认证,包括:
对所述用户的企业信用舆情进行评分,得到所述用户的信用额度;
当所述信用额度大于预设信用额度阈值时,所述用户通过信用认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用额度的获取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正面评论值与预设负面评论值,将爬虫获取的各互联网站点对所述用户的评论划分为证明评论信息余负面评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科锐盛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0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免维护呼吸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子病历加密存档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