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多种猪源性病原的液相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6890.4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田;王莹;孙成友;迟田英;宋芳芳;戈胜强;任炜杰;王淑娟;于小静;吴晓东;王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37;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66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多种 性病 芯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量液相芯片检测技术,利用Luminex液相芯片xTAG技术专有的通用标签,对ASFV、NiV、SVDV、VSV、SVV和FMDV进行定性分析,利用不同编码的荧光磁性微球与PCR产物结合可实现同时对六种猪病病毒核酸的特异性检测,根据MFI值确定所检测样本的阴阳性。本发明可为猪源病毒的检测与鉴定提供一种高通量新方法,可用于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本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缩短检测周期,节约样本资源。降低检测成本,在临床救治、流行病学调查、猪病溯源与口岸检测等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多种猪源性病原的液相芯片,能够同时特异性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尼帕病毒(NiV)、猪水疱病毒(SVDV)、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塞尼卡谷病毒(SVV)和口蹄疫病毒(FMDV)的液相芯片。
背景技术
ASFV、NiV、SVDV、VSV、SVV和FMDV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毒性疫病,也是我国动物防疫部门重点防疫的疫病。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中国,尼帕和南非型口蹄疫我国还没有相关报道。猪源性外来病能够通过国际间贸易交流、野生动物携带及昆虫媒介传入我国,一旦传入将会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是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的养猪业在世界排名前列,而且越来越规模化和集约化。这种养殖方式使猪群之间的接触几率大大增加,若未做好防疫工作会发生疫病混合感染的情况。与传统散养和小规模养殖相比,集约化养殖更易受到猪群间传染病的冲击。
有效的检测方法是控制疫病的关键,检测技术还在不断的进步中,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基因检测技术,以及新的分析方法都将有益于检测技术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PCR技术为基础的各种诊断技术成为动物疫病诊断领域主要的研究手段和病毒检测金标准。多重PCR高通量的优势是临床上检测混合病原感染的理想方法,但是在实验设计上较繁琐,要考虑电泳能够肉眼区分的PCR产物大小。
而qPCR通过检测PCR过程中的荧光信号实现对靶分子的定量分析,相比于传统的PCR方法省略了电泳检测,但是因为荧光种类和仪器的限制,最多只能做到5重检测。
液相芯片是一种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通量优点的病原体检测技术平台,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开启后基因组时代的背景下研发出的新一代生物芯片检测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将针对不同待测物的编码微球混合,再加入微量待测样本以及链霉亲和素-藻红蛋白(SAPE),在悬液中靶分子特异性的与微球表面的捕获分子结合,通过液相芯片仪发出的红、绿激光来识别微球编码并检测微球上报告分子的荧光强度。理想状态下最多能够在一个检测孔内分析100种不同的病原,新开发的Luminex 3D最多能检测病原多达500种。
对应用于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引物组合要求是引物必须高度特异。多重PCR是在一个反应管内同时扩增多种病原,要保证每对引物不会与其他病原发生非特异性扩增;在进行引物设计时要尽量避免发卡结构和引物二聚体的产生,尤其要避免上游引物与任何一条下游引物超过连续4个碱基互补,否则会造成假阳性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ASFV、NiV、SVDV、VSV、SVV和FMDV同时进行特异性检测的引物组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从而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首先提供用于ASFV、NiV、SVDV、VSV、SVV和FMDV的检测引物组,其中包含有如下的引物:
1)用于检测ASFV的引物对,其序列信息如下:
正向引物ASFV-F:5’-CAATCTTATCGATAAATTTCCATC-3’(SEQ ID NO:1)、
反向引物ASFV-R:5’-AGCAAAGGTAATCATCATCGC-3’(SEQ ID NO:2);
2)用于检测NiV的引物对,其序列信息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未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