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多普勒雷达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6167.6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阳;李贵;郭花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28 | 分类号: | G01S7/28;G01S7/41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多普勒 雷达 一体化 波形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脉冲多普勒雷达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探测雷达与接收终端以双向通信调制方式进行双方数据传输通信信息,以载波的频点调制通信信息,利用脉冲多普勒雷达重复周期的有意调制,通过脉组间重复频率的变化来实现信息调制和时间同步;在时间t内雷达发射波形以第M次发射组成脉冲组M2、在第N次发射成脉冲组N1和脉冲组N2,通信接收机把嵌在宽带噪声中的OFDM频谱截取出来,然后再做解调处理,使用整个信号的回波来处理,提取目标信息,发射机将电磁波经由天线发射,接收端接收经过信道传输后的信号;脉冲组N1和脉冲组M2在帧同步脉冲段进行同步机制,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对地址识别并进行预处理,增大一组序列的子脉冲数量,通过提取参数实现数据的解调,将通信数据调制到一体化信号中,接收机发射波形,在数据响应脉冲段,将发射信号落在探测雷达的处理时间窗口内,对帧同步脉冲段的脉冲进行脉冲组M2重复周期的估计和起始位置的同步,实现探测雷达与接收终端反向异步数据传输,随后,预测数据相应脉冲段脉冲位置及相应处理时间窗口,在该时间窗口内固定位置发射特定脉冲,通过同步机制获得脉冲位置信息后,解析发射端的码元变化,实现精确的解译,利用脉冲压缩技术编码脉冲位置,改变脉冲重复频率,通过前后两组脉冲组的重复周期的变化特征来代表发送不同的编码信,对编码信息进行有效发送;发射机和接收机采用同步机制,接收终端在信号接收过程中,通过回波脉冲位置调制,实现目标信息的有效接收,利用信号处理设备提取信息,从硬件和波形方面进行基于雷达通信一体化的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探测雷达在处理回波数据时具有固定的处理时间窗口,在实现接收机向探测雷达通信时,接收机的发射信号落在探测雷达的处理时间窗口内,探测雷达和接收终端之间进行时间同步;接收机通过帧同步脉冲段的脉冲实现脉冲组M2重复周期的估计和起始位置的同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机预测数据相应脉冲段脉冲位置及相应处理时间窗口,在该时间窗口内固定位置发射回波脉冲,实现反向数据的发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雷达发射波形中,第M次发射序列,包含脉冲组M1、M2,其重复周期分别定义为TM1、TM2,并且第N次发射序列,包含脉冲组N1、N2,其重复周期分别定义为TN1、TN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机和接收机利用同步机制,在数据响应脉冲段,根据探测雷达发射波形和接收机发射波形,在时间t的起始位、数据位和校验位,利用时分、频分、码分、空分复用技术,将探测雷达信号和通信信号进行区分,使之互不干扰;在信号域采用不同信号代表的雷达和通信波形,进行分时发射,从变换域的角度进行频分,对探测雷达和通信信号占据不同的频段进行区分,分别对雷达和通信信号扩频码进行码分扩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发射机和接收机从天线发射的能量域的角度空分,令雷达和通信发射的波束互不干扰,再将分别独立生成的雷达信号和通信信号的两个信号时域、频域、码域或者空域进行叠加,经由雷达天线发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终端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分离,得到雷达和通信信号,分别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得到目标参数和通信信息,接收终端利用功率分配器将接收信号分为探测雷达和通信两路,分别进行信号处理提取相关信息,将通信信号和雷达信号两者不加区分地合二为一将雷达和通信彻底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探通一体化波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终端发射波形通过脉冲压缩技术来提高传输距离,利用脉冲位置编码来降低误码率,在通过同步机制获得脉冲位置信息后,在回波位置发送特定脉冲来实现数据通信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1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涂胶装配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轨迹可控的航天服关节阻力矩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