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53014.8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8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张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树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胶粘层、基材、防静电层和隔离层;
所述防静电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
导电填料 10-20份
苯胺三聚体 5-9份
环氧树脂 60-80份;
所述导电填料为碳纳米管、石墨、金属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隔离层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
水溶性丙烯酸环氧树脂 30-40份
氧化聚乙烯蜡 5-10份
甲苯 15-20份
乙腈 15-20份
聚(6-羧基吲哚) 10-20份
过硫酸钾 1-5份;
所述胶粘层为丙烯酸聚酯类压敏胶,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
丙烯酸丁酯35-5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35份、丙烯酸25-35份、去离子水60-85份、丙烯酸聚醚磷酸酯1-7份、偶氮二异丁腈1-2份;
所述胶粘层中还包括石墨粉填料,所述石墨粉填料与丙烯酸压敏胶的质量比为1:(200-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填料优选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填料的平均粒径为10-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聚乙烯膜,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低密度聚乙烯80-98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膜为吹塑级。
5.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工艺步骤制得:
S1、基材成膜:称取配方量的低密度聚乙烯,在160-200℃时通过挤出机挤出成膜,得到基材;
S2、基材后处理:将基材两面进行电晕处理,制得改性基材;
S3、胶粘层的制备:称取配方量的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去离子水、丙烯酸聚醚磷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先将丙烯酸聚醚磷酸酯和去离子水搅拌制得乳化液,再加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搅拌共混制得丙烯酸酯乳液,最后将丙烯酸酯乳液涂覆在基材上,在70-115℃烘干,制得胶粘层;
S4、防静电层的制备:称取配方量的导电填料、苯胺三聚体和环氧树脂,搅拌共混,超声分散,制得防静电剂,防静电剂涂覆在基材远离胶粘层的一面上,在70-90℃烘干,制得防静电层;
S5、隔离层的制备:称取配方量的水溶性丙烯酸环氧树脂、氧化聚乙烯蜡、甲苯、乙腈、聚(6-羧基吲哚)、过硫酸钾,搅拌共混,制得水性光油,将水性光油涂覆在防静电层远离在基材的一面上,在90-120℃下烘干,制得隔离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静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电晕处理在氧气气氛下进行,处理时间为0.5-1.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树胶粘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树胶粘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30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藏储层水锁伤害实验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缝纫机针生产用打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