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锭生产的精密抽检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7553.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0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金宝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G01N5/00;G01N33/2045;G01N1/34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锭 生产 精密 抽检 装置 及其 实施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锭生产的精密抽检装置及其实施方法,涉及铝锭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对比检测机构和摄像机构,所述检测箱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检测箱内腔的底部,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在弹簧的另一端,所述转盘转动连接在活动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激光灯设置在活动板顶部靠近转盘的位置,所述侧板竖直设置在工作台的顶部,本发明通过将铝锭放置在活动板上,使得活动板下移,活动板上的激光灯照射在侧板上,并与样本块下降的位置进行对比,从而对比出铝锭与样本块的质量是否相等,快速判断出铝锭是否存在杂质,此外,设置的喷头可以输出气流,将铝锭上的灰尘杂质吹至,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锭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锭生产的精密抽检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锭生产大多都是采用矿石,但是,随着易拉罐的广泛应用,将易拉罐回收等废铝材料经过纯化也可以用来制作铝锭,且成为了一种环保型的生产模式,而采用易拉罐等回收材料用作铝锭生产的原料时,其中会含有锰、铁、硅和镁等杂质,需要先将其中的杂质去除掉然后再进行铝锭的浇筑成型,因此,需要对浇筑成型后的铝锭进行抽检。
现有的抽检装置需要先分别测出铝锭的质量和体积,然后通过密度对比判断铝锭是否存在杂质,但是这种方式检测的效率较慢,不适合批量检测,而且铝锭内部可能存在气孔,使得计算对比的准确度下降,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铝锭生产的精密抽检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锭生产的精密抽检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锭生产的精密抽检装置,包括工作台、对比检测机构和摄像机构,所述对比检测机构包括检测箱、隔板、弹簧、活动板、转盘、激光灯、侧板和刻度表,所述检测箱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部的中间位置,且检测箱的前端和顶端开口设置,所述隔板设有多组,且均匀分布在检测箱的内腔,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检测箱内腔的底部,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在弹簧的另一端,所述转盘转动连接在活动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激光灯设置在活动板顶部靠近转盘的位置,且激光灯的输出端靠近检测箱的后端,所述侧板竖直设置在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检测箱的后侧,所述刻度表设置在侧板靠近检测箱一侧的左端。
优选的,所述摄像机构包括支撑板、伺服电机、丝杆、滑座、顶板和X光摄像机,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侧板的顶部,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侧板前侧远离刻度表的一端,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丝杆传动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滑座螺纹连接在丝杆上,且在顶板的底面上滑动,所述X光摄像机安装在滑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设有多组,且分别位于多组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有多组所述弹簧,且弹簧分别位于活动板底部的四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内腔最左端的活动板上设有样本块,所述激光灯外侧设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右侧安装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输风管,且输风管的末端延伸至检测箱的内腔,所述输风管靠近活动板上方的位置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倾斜设置,所述输风管上还安装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标签槽,且标签槽位于检测箱的前侧,所述标签槽设有多组,每组所述标签槽对应设置在每组所述活动板的前侧。
一种精密抽检装置的实施方法,采用了上述的一种铝锭生产的精密抽检装置,其步骤如下:
S1:首先将样本块放置在最左端活动板上的转盘上,然后,将与样本块相同大小的铝锭分别放置在各个活动板的转盘上,再打开冷风机和控制阀,喷头处开始输出气流,并吹在铝锭的表面,且可以通过手动调整铝锭的的角度,将铝锭上的灰尘清除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金宝铝业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金宝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