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4738.6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贤开;张起彬;汪红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乐清树脂厂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L51/04;C08L23/06;C08L67/00;C08L61/14;C08K13/04;C08K7/14;C08K5/06;C08K5/5415;C08G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模塑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模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40份间苯性A级表面树脂;15‑20份玻璃纤维;4‑5份HIPS;1‑2份PE微粉;1‑2份饱和聚酯;0.8‑1份苯乙烯;2‑4份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制备方法为:将各组分依次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最后用螺杆混炼机挤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间苯性A级表面树脂和玻璃纤维混合得到树脂基体,HIPS、PE微粉和饱和聚酯可有效提高模塑料的强度和耐候性;微量的PE微粉的添加可抑制表面收缩,提升模塑料的机械性能;通过含有活泼羟基的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与HIPS产生交联,提高组分间的分子交联程度,从而达到提升模塑料的强度的要求,提升模塑料的整体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塑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模压成型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而片状模塑料SMC是模压工艺的重要成型材料。SMC的中间芯材是由浸润了树脂糊的玻璃纤维组 成,上下两面以PE薄膜覆盖;树脂糊通常由不饱和树脂、低收缩添加剂、固化剂、增稠剂、 内脱模剂、填料组成。
目前,公开号为CN11150003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密度SMC片材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低密度SMC片材原料包括重量比例为30~40份的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15~20份的低收缩添加剂、5~10份的云母粉、25~35份的玻璃纤维、0.5~1份的增稠剂和5~10份的抗静电剂,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由不饱和链性聚酯与高比表面积改性蒙脱土制备而成,高比表面积改性蒙脱土由硅烷偶联剂对蒙脱土改性而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主要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的不饱和聚酯树脂SMC存在强度较低的缺点,不能应用于某些有着特殊性能要求的场合,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模塑料SMC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塑料,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塑料,所述模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30-40份间苯性A级表面树脂;
15-20份玻璃纤维;
4-5份HIPS;
1-2份PE微粉;
1-2份饱和聚酯;
0.8-1份苯乙烯;
2-4份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苯性A级表面树脂和玻璃纤维混合得到树脂基体,由HIPS、PE微粉和饱和聚酯等组分的添加可有效提高模塑料的强度和耐候性;微量的PE微粉的添加可抑制表面收缩,防止表面细微裂纹,从而提升模塑料的机械性能;通过含有活泼羟基的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与HIPS产生交联,提高组分间的分子交联程度,从而达到提升模塑料的强度的要求,提升模塑料的整体机械性能。
优选的:所述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和溶剂以重量份数比为1:3的比例混合,在氮气保护下加热,然后滴加二烯丙基异丙胺和引发剂的混合物,且二烯丙基异丙胺与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的重量份数比为(0.4-0.9):2,2-3h滴完,保温反应2-4h,自然冷却至室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二烯丙基异丙胺对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进行改性,使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上引入烯基活性基团,从而使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与HIPS的交联更易进行,使获得的模塑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和良好的韧性。
优选的:所述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中,引发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烯丙基异丙胺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重量份数比为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二烯丙基异丙胺和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使二烯丙基异丙胺和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可发生较为完全的反应,得到性能更好的改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产物。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乙酸丁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乐清树脂厂,未经浙江省乐清树脂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4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