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性吸附甲氨蝶呤的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2764.5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5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廷廷;田清武;玄超;邓梓雯;周雨笋;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性 吸附 蝶呤 磁性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选择性吸附甲氨蝶呤的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甲氨喋呤溶液中加入氨水,然后依次加入Fe3O4/SiO2分散溶液、氨水、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进行反应,然后依次将其洗涤、分离并干燥,得到选择性吸附甲氨蝶呤的磁性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选择性吸附甲氨蝶呤的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经过包硅修饰的四氧化三铁表面合成甲氨蝶呤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对合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制备得到具有较好吸附能力,且磁性较强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择性吸附甲氨蝶呤的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甲氨蝶呤,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为橙黄色结晶性粉末,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而达到阻碍肿瘤细胞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主要适用于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头颈部肿瘤、骨肿瘤、白血病脑膜脊髓浸润、肺癌、生殖系统肿瘤、肝癌、顽固性普通牛皮癣、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自身免疫病。
分子印迹技术根源于天然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机制,是20世纪新兴起来的一种具有预定性、选择性、实用性特质的合成高分子交联材料的方法,其产物可对模板分子选择性识别且特异性吸附。但由于传统制备方法的限制,所得聚合物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缺点,如结合位点易包埋、模板分子的洗脱繁琐费时和吸附效率偏低等,而表面印迹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特别是以磁性颗粒为载体,在其表面交联合成的印迹聚合膜,不但比表面积大、短时间内便可脱除模板分子,而且还能在外加磁场作用下被迅速分离出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分离效果。
现有技术尚未提出将甲氨蝶呤通过与磁性颗粒载体结合以实现检测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选择性吸附甲氨蝶呤的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经过包硅修饰的四氧化三铁表面合成甲氨蝶呤,制备得到吸附能力好,且磁性强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选择性吸附甲氨蝶呤的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甲氨喋呤溶液中加入氨水,然后依次加入Fe3O4/SiO2分散溶液、氨水、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正硅酸乙酯进行反应,然后依次将其洗涤、分离并干燥,得到选择性吸附甲氨蝶呤的磁性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选择性吸附甲氨蝶呤的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经过包硅修饰的四氧化三铁表面合成甲氨蝶呤,并对合成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制备得到具有较好吸附能力,且磁性较强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具体地,可以先将甲氨喋呤溶于甲醇中,然后加入NH3·H2O后超声混匀。再加入Fe3O4/SiO2分散溶液继续搅拌,后加入NH3·H2O,再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TES]反应,再加入正硅酸乙酯(Tetraethylorthosilicate,TEOS)反应一段时间;再将其洗涤、分离并干燥,得到选择性吸附甲氨蝶呤的磁性复合材料。
干燥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多余的水分,本发明对干燥方式不作特别限定,干燥的温度可以为40℃-50℃,时间可以为8h-20h,本发明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Fe3O4/SiO2分散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正硅酸乙酯溶解,制备得到硅溶液;
将Fe3O4分散溶液、乙醇、水和氨水混合后超声分散,得到基底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2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