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番茄枯萎病的水丛毛单胞菌菌株、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1773.2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贾思振;韩先旭;张磊;丁浩然;牛冬冬;郭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振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P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雨合路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番茄 枯萎病 水丛毛单胞菌 菌株 生防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番茄枯萎病的水丛毛单胞菌菌株,命名为水丛毛单胞菌Ca28,保藏日期为2020年11月9日,保藏编号:CGMCC NO.21148;本发明的水丛毛单胞菌Ca28,生产工艺简单、培养时间短、成本低,且该菌株可以通过简单、快捷低成本的制备方法获得防治番茄枯萎病的生防菌剂,经过试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生防菌剂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番茄幼苗上枯萎病的防效达到了74.25%,田间条件下单独施用生防菌剂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达到了48.75%,而与施用量减半的10%苯醚甲环唑联用的防效达到了81.17%,优于单独施用全量的10%苯醚甲环唑的防效(79.4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番茄枯萎病的水丛毛单胞菌菌株、生防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番茄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蔬菜,它既可以作为水果直接食用,又可以作为蔬菜进行烹饪,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据农业部统计,2015年我国番茄的产量达到5594万吨,居亚洲首位,在世界也占据着领先地位。随着番茄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设施番茄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导致番茄受到各种病虫危害也愈发严重,尤其以土传的番茄枯萎病尤为严重。番茄枯萎病一般发病率在10%~30%,当病情较重时,植株的叶片会从下到上逐渐变黄,最后只剩植株顶部的嫩叶正常,其他的叶片全都枯萎死亡,一旦发病,将对番茄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已是制约番茄设施栽培的瓶颈问题。
番茄枯萎病的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番茄转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lycopersici SnyderetHansen),病菌多在分苗、定植时从根系伤口、自然裂口、根毛侵入,到达维管束,在维管束内繁殖,堵塞导管,阻碍植株吸水吸肥,导致叶片萎蔫、枯死。针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采用高温闷棚的措施,效果并不理想,连作障碍发生依然严重;而且化学药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会污染土壤和水体等自然环境,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还会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防效。因此,研发高效、绿色、安全的防治番茄枯萎病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农药具备对生态环境比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原材料来源广泛等特点,作为主要的新型防治方法,已被各国广泛采用。
运用生防细菌防治番茄枯萎病害已有大量报道,但目前应用于番茄枯萎病防治的生防菌主要包括芽胞杆菌Bacillus spp.和假单胞菌Pesudomonas spp.等,且大部分生防菌株在田间实际防效并不理想,因此,开发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生防菌剂是当前番茄枯萎病防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防治番茄枯萎病的细菌菌株,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细菌菌株的生防菌剂,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番茄枯萎病的防治工作中。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番茄枯萎病的水丛毛单胞菌菌株,命名为水丛毛单胞菌Ca28,保藏日期为2020年11月9日,保藏地址: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CGMCC NO.21148。
本发明的水丛毛单胞菌菌株为2019年在徐州市铜山区小麦根围土壤中分离得到;
分离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取田间小麦根围土壤后分别装入灭菌的封口塑料袋中,立即带回实验室;将土样5g加入45mL无菌水中,150r/min下于摇床振荡培养1h后,使用无菌纱布过滤得悬浮液并采用10倍系列稀释法得到10-6倍稀释液。分别取100μL稀释液均匀涂布于NA平板上,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后,挑取颜色、光泽度、大小和类型不同的单菌落,划线纯化菌株,统一编号后转入于NA斜面培养基中,用80%灭菌甘油保存,置于-70℃保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振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振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