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EMS的便携式血糖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7532.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1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波;周淼淼;聂荣志;储涛;熊泉;赵子健;张广维;钟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澍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溯源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5 | 分类号: | A61B5/1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ems 便携式 血糖仪 | ||
本发明涉及血糖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EMS的便携式血糖仪,包括光谱盒、定位扣带和控制器;由于人体生理及测量条件的复杂状况,需要对测量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不便于应用至小体积的便携式血糖仪中,且光谱的检测精度也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同样限制了无创便携式血糖仪的应用;故此,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光谱仪,能够获得被测物纳米级的位移量,进而增强了对葡萄糖分子在流动血液中的含量状态,且安装的MEMS光感器减小了光谱盒的体积,便于应用在便携式血糖仪中,配合定位扣带的恒温功能,稳定了采集的血糖数值,从而提升了基于MEMS的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糖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EMS的便携式血糖仪。
背景技术
糖尿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的医学手段,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及时的调整口服药物和胰岛素的用量,以预防或减轻并发症的影响,现有的血糖检测方法一般采用针刺法从指尖取血,然后使用快速血糖仪进行测量,但其在日常频繁测量的过程中会造成患者的疼痛并伴有感染风险,且限制了单位时间内能够进行的检测次数,进而降低了掌握血糖参数的准确性。
目前也已出现了无创伤血糖检测的方法,利用红外光谱对人体组织的穿透能力,配合葡萄糖分子在近红外区域具有的特征吸收,以对血糖含量进行光学检测,但由于人体生理条件的复杂状况,以及测量条件的区别,需要对测量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不便于应用至便携使血糖仪中,且光谱检测方法的精度也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同样限制了无创便携式血糖仪的发展。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便携式血糖仪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010143072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创测量人体血糖的近红外光谱透射方法及装置,电子开关切换电源,两个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的光束波长λ1和λ2;电子开关切换前,光电管及分析器记录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光束强度I01、I02;用双光束光导纤维束将两个发光二极管的光束在空间上均匀混合后,电子开关的切换分时透过人体局部,电子开关切换瞬间分别记录波长λ1和λ2光束透过同一人体局部后的光束强度I1及I2;分析器通过光束强度I01、I02、I1和I2值计算与血糖值有关的人体介质衰减系数K1值,基于K1值与人体血糖值及当时人体体温相关,则修正体温变化影响,该技术方案利用校准时体温的人体介质衰减系数K10与人体血糖值的函数关系式计算日常测量时的血糖值;但是该方案中未考虑测量的近红外光谱在温度影响下需进行的大量修正计算,且皮肤表面局部的温度差异降低了血糖的测量精度,限制了血糖仪的使用效果。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据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的便携式血糖仪,采用了特殊的血糖仪结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的便携式血糖仪,通过设置的光谱仪,能够获得被测物纳米级的位移量,进而增强了对葡萄糖分子在流动血液中的含量状态,且安装的MEMS光感器减小了光谱盒的体积,便于应用在便携式血糖仪中,配合定位扣带的恒温功能,稳定了采集的血糖数值,从而提升了基于MEMS的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MEMS的便携式血糖仪,包括光谱盒、定位扣带和控制器;所述光谱盒中安装有光谱仪;所述光谱盒中还预设有MEMS光感器,MEMS光感器用于对光谱仪发射出的反射光进行光谱分析,并将血糖值的结果反馈至光谱盒的显示屏上;所述光谱盒中还安装有电源,电源中还设置有延伸出光谱盒的引线;所述定位扣带的一侧表面上设有恒温布,恒温布的内部埋设有电热丝;所述定位扣带通过恒温布贴合在皮肤上并进行绑缚固定,定位扣带的另一侧表面上还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固定光谱盒的扣块,所述定位扣带中还布设有多条光纤缆,光纤缆在恒温布和定位板上开设有对应的孔口;所述电热丝在定位板上还设置有凸出的触点;所述光谱盒在安装至定位板后,使光谱盒上的引线与触点电性连接起来;所述控制器用于调节血糖仪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澍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溯源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澍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溯源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7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