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功能单体双印迹层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0047.0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唐骁爽;宋慧佳;张海频;豆晓杰;张博文;范瑞韬;高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7/26 | 分类号: | C08G77/26;C08J9/26;B01J20/26;B01J20/28;B01J20/30;B01D15/00;C08L8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单体 印迹 睾酮 分子 磁性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单体双印迹层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及纳米医学技术领域。采用两亲性功能基团修饰的磁性纳米球为载体、睾酮作为模板分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双功能单体,采用两步固定模板和表面印迹相结合的方法制得双功能单体双印迹层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球。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双功能单体双印迹层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球的粒径均一、结构稳定性好、选择性高、功能单体基团丰富、生物安全性好;该方法是一种制备高吸附容量、高选择性睾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新方法,通过充分吸附去除细胞内睾酮,可显著提高对前列腺癌去势治疗的效率,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提供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及纳米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功能单体双印迹层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持续增长趋势,前列腺癌正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男性健康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前列腺是雄激素依赖器官,其生长和转移密切依赖于雄性激素,雄性激素分泌后进入细胞内与雄性激素受体结合,然后进入细胞核启动基因表达,从而促进前列腺癌的增殖和转移。临床中应用治疗前列腺癌方法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针对雄性激素的产生和其与雄性激素受体结合过程中的阻滞,使前列腺癌病变症状得到缓解。但是由于信号通路激活的复杂性,现阶段尚没有一种能够完全在局部细胞水平阻断雄性激素发挥作用的方法,也没有一种能从根本上完全剥离睾酮的办法。因此,开发能够自由进入细胞内去除前列腺癌组织中雄性激素的新材料,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提供新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分子印迹技术是选用目标分子(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制备一种有固定空穴和形状,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结合位点的交联聚合物的技术。其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是对目标分子具有高度亲和性、以特异选择性吸附为主的一种高效分离材料。国内外已有数篇以睾酮等内分泌干扰物为模板分子制备MIPs的报道,但普遍存在吸附容量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功能单体双印迹层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睾酮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容量低的问题,在细胞水平实现睾酮的吸附和去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单体双印迹层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以两亲性功能基团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载体,和模板分子睾酮在乙醇和水混合液中混合均匀,两亲性功能基团的亲水端增加载体的分散性,疏水端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初步固定模板分子,增强与模板分子之间作用力,制得载体-模板复合物;
S2:在步骤S1中的载体-模板复合物中先后添加氨水、双功能单体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交联剂正硅酸乙酯,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实现模板分子的再固定,得到固态聚合物;
S3:步骤S2中的固态聚合物经过分离、洗脱和干燥后,制得双功能单体单印迹层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球。
S4:步骤S3中的双功能单体单印迹层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球重复步骤S1和S2,经分离、洗脱和干燥后,制得双功能单体双印迹层睾酮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球,极大增加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
优选地,步骤S1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3):(7~9)。
进一步优选地,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2:8。
优选地,步骤S1中的载体-模板复合物是将两亲性功能基团修饰的磁性纳米球、睾酮和溶剂按照(100~500)mg:(15~60)mg:(30~100)mL的用量比进行混合,反应30~100min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0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