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满足国六标准SCR系统高效混合扰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6806.6 | 申请日: | 202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屹;徐启力;胡义伍;房涛;储丽;赵丙文;朱秀华;吴堃;房媛媛;朱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陈国俊 |
地址: | 247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满足 标准 scr 系统 高效 混合 装置 | ||
1.一种新型满足国六标准SCR系统高效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流管、隔板、金属丝网混合器、混合管、多孔板;
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液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都呈圆形且分别设置在壳体同一侧面的两端,所述进液口设置在壳体顶部;
所述导流管侧壁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一矩形通孔设有匹配的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与第一矩形通孔连接部位的圆周切面的夹角为30°~60°,所述第一矩形通孔的总面积不小于进气口面积的1.5倍;
所述隔板由矩形挡板和弓形挡板组成,所述弓形挡板设有一排均匀分布的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矩形挡板中间部位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弓形挡板垂直固接在矩形挡板的一边上;
所述金属丝网混合器由管体和破碎层组成,所述破碎层的厚度为20~30mm,所述破碎层由褶皱形金属丝网沿一边包卷而成,所述褶皱形金属丝网的单根金属丝线径为0.15~0.4 mm,所述褶皱形金属丝网上的褶皱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β,范围为100~160°,所述褶皱形金属丝网的截面呈锯齿状且锯齿的顶角为α,范围为40~70°,所述褶皱的高度为h,范围为4~9mm;
所述混合管的一端密封设置,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混合管的侧壁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二矩形通孔的面积不小于进气口面积的1.5倍;
所述多孔板为环形板,所述多孔板设有围绕圆心均匀分布的第三圆形通孔;
所述进气口设有隔板,所述弓形挡板密封固接在进气口处且凸向壳体中间部位,所述矩形挡板靠近进液口的一面设有匹配的导流管且导流管的一端密封固接在第二圆形通孔上,所述矩形挡板的另一面设有匹配的金属丝网混合器且金属丝网混合器的一端密封固接在第二圆形通孔上;所述出气口设有匹配的多孔板,所述多孔板靠近壳体内部的一面设有匹配的混合管且混合管的开口端密封安装在多孔板的中间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新型满足国六标准SCR系统高效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通孔的数量为八到十二个。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新型满足国六标准SCR系统高效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数量为三到六个。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新型满足国六标准SCR系统高效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为六到十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新型满足国六标准SCR系统高效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形通孔的直径为六到十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新型满足国六标准SCR系统高效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通孔所在弧面所对的圆心角为120°~160°,所述第二矩形通孔所在弧面的对应弦面的垂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锐角为45°~85°。
7.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新型满足国六标准SCR系统高效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与隔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新型满足国六标准SCR系统高效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与混合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新型满足国六标准SCR系统高效混合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金属丝网混合器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68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纹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红糖加工包装成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