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及热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21321.8 | 申请日: | 202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荣;虞积民;孙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42 | 分类号: | C21D1/42;C21D1/62;C21D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12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段 感应 淬火 线圈 热处理 设备 | ||
1.一种分段感应淬火线圈,用于感应加热待加工轴(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段内部中空的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待加工轴(200)的一侧,至少两段所述加热件沿所述待加工轴(200)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各所述加热件的上端设有输入口、下端设有输出口,相邻两所述加热件中,位于上方的所述加热件的所述输出口与其下方的所述加热件的所述输入口连接,且相邻两所述加热件能够沿所述待加工轴(200)的径向相对滑动;
连接单元(3),所述连接单元(3)包括内设有第一滑槽(311)的第一安装件(31)、第二安装件(32)和调节组件(33),所述第一安装件(31)与相邻两所述加热件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32)的一端滑设于所述第一滑槽(311)内,另一端与相邻两所述加热件中的另一个连接,所述调节组件(33)能够使所述第二安装件(32)相对所述第一安装件(31)沿所述待加工轴(200)的径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包括两段加热件,分别为:
第一分段加热件(1),包括第一本体(11),所述第一本体(11)设有第一输入口(111)和第一输出口(112);
第二分段加热件(2),包括第二本体(21),所述第二本体(21)设有第二输入口(211)和第二输出口(212),所述第二输入口(211)的外侧壁上至少部分围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一输出口(112)从上向下插入所述第二输入口(211),所述第一本体(11)的部分外壁面与所述第二滑槽(22)的内壁面相抵接,且能够在所述第二滑槽(22)内沿所述待加工轴(200)的径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3)包括弹性件(331)和调节螺栓(332),所述第一滑槽(311)靠近所述第一本体(11)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位于所述第一滑槽(311)的部分之间设有所述弹性件(331),所述弹性件(331)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二安装件(32)具有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1)的运动趋势,所述第一滑槽(311)远离所述第一本体(11)的侧壁上贯通设有螺纹孔(3111),所述调节螺栓(332)穿设于所述螺纹孔(3111)与所述第二安装件(32)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件(32)位于所述第一滑槽(311)的部分末端设有限位板(321),所述限位板(3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滑槽(311)的槽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31)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安装件(32)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本体(11)和所述第二本体(21)的外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感应淬火线圈还包括:
第三分段加热件(4),所述第三分段加热件(4)包括第三本体(41),所述第三本体(41)的两端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三输入口和第三输出口,所述第三输入口与所述第二分段加热件(2)的所述第二输出口(212)插接;
第四分段加热件(5),所述第四分段加热件(5)包括第四本体,所述第四本体的两端设有相互贯通的第四输入口和第四输出口,所述第四输入口与所述第三分段加热件(4)的所述第三输出口插接;
第五分段加热件(6),所述第五分段加热件(6)包括第五本体,所述第五本体的两端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五输入口和第五输出口,所述第五输入口与所述第四分段加热件(5)的所述第四输出口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其特征在于,加热件为内部有矩形通道的铜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感应淬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31)和所述第二安装件(32)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运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213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装置、行走机构和作业设备
- 下一篇:一种空间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