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溶酶原用于制备促进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14275.9 | 申请日: | 2020-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2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方婧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8/48 | 分类号: | A61K38/48;A61P9/10;A61P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溶酶原 用于 制备 促进 血管 新生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纤溶酶原用于制备促进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促血管新生药物领域。本发明首次公开了纤溶酶原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将其制备成药物,可显著提促进脑血管新生,帮助脑梗死患者更快地恢复运动和感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促血管新生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脑部血管受损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在发达国家,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致残原因,也是常见的死亡原因。而在我国,脑卒中是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脑卒中一般分为两类,即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约占我国脑卒中的70%。
药物辅助脑部血管新生,可减轻缺血损伤及促进缺血区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促血管新生的药物主要有: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磷酸二酯酶、血管因子等等。
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是血浆纤维蛋白水解酶无活性的前体。由组织激活物t-PA、尿激酶或凝血接触阶段多种酶激活,外源性激活物如链激酶也可起激活作用。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保持血管和分腺管通畅,进一步研究发现,纤溶酶功能还包括促胶原酶活性及在营养及细胞移动方面起辅助作用。
目前尚未见纤溶酶原关于促血管新生的报道,更未见关于纤溶酶原促脑血管新生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促进血管再生的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纤溶酶原用于制备促进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促进脑部血管新生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抑制TSP 1和TSP 2表达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加快脑梗死后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的药物。
一种促进血管新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以纤溶酶原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促进脑部血管新生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抑制TSP 1和TSP 2表达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脑梗死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加快脑梗死后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的药物。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有效促进脑部血管再生,加速脑梗死后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起到一定的治疗脑梗死的作用。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两种小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术后(缺血性卒中后)行为缺陷及恢复情况。(a)错步试验;(b)贴纸去除试验。
图2:单层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显示脑梗死。(a)显微镜图片,比例尺=100μm;(b)单位面积内血管长度统计。
图3:脑血管密度与小鼠脑梗死后功能康复的关系。(a)错步试验;(b)贴纸去除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4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