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交流高压电容点火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11079.6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虎;郝继红;谭俊;陈钢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266 | 分类号: | F02C7/2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传准 |
地址: | 713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发动机 点火 系统 交流 高压 电容 电路 | ||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点火电嘴设计领域,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交流高压电容点火电路,包括LC滤波电路,通过其输出端的第一交流变压器对输入电压进行第一次升压;倍压整流电路,用于将第一次升压后的电压进行第二次升压,升压后的电能储存在第三电容内;三次升压电路,输入端连接放电管,输出端连接第二交流变压器,由所述第二交流变压器进行第三次升压,升压后,所述第二交流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电嘴放电端,进行高压放电,其中,所述放电管由第三电容C3控制导通。该电路结构简单,产品的可靠性得到明显提升,输出特性稳定,性能指标合格,可以替代原有的直流输入单管反激点火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点火电路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交流高压电容点火电路。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由点火装置、点火电缆及点火电嘴组成,见图1所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发动机上供电电源提供的低压交流或直流电转变成高压电能,并按规定的频率脉冲输出,通过点火电缆传输至点火电嘴,击穿点火电嘴放电端中心电极和侧电极之间的空气间隙,产生高能点火花,点燃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燃油、空气混合物,起动发动机。
点火装置作为点火系统的激励源,承担着电能转化、聚集和按规定要求输出的职责,是点火系统的核心部件。点火装置根据储能元件的类型分为电感式和电容式,电感式储存能量小,电路简单,产品体积重量大;电容式储存能量大,电路相对复杂,产品体积重量小。现有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多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直流供电一般采用单管反激电路(见图2),电路相对复杂,元器件数量多,产品可靠性较低。为了解决这种产品可靠性较低的问题,设计出一种交流高压电容放电点火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数量少,产品可靠性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点火系统交流高压电容点火电路,主要包括:
LC滤波电路,包含有第一电容C1,所述LC滤波电路一端连接交流输入端,另一端连接第一交流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由所述第一交流变压器对输入电压进行第一次升压;
倍压整流电路,包含有第二电容C2,所述倍压整流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交流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用于将第一次升压后的电压进行第二次升压,升压后的电能储存在第三电容C3内;
三次升压电路,包括第四电容C4,所述三次升压电路输入端连接放电管,输出端连接第二交流变压器,由所述第二交流变压器进行第三次升压,升压后,所述第二交流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连接电嘴放电端,进行高压放电,其中,所述放电管由第三电容C3控制导通。
优选的是,所述LC滤波电路包括由电感L1及所述第一交流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组成的回路,第一电容C1并联在所述第一交流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两端。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交流变压器用于将输入的115V电压升高至1200V。
优选的是,所述倍压整流电路包括由第一电阻R1、第一硅堆D1、第二电容C2及所述第一交流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组成的回路,并在在第一硅堆D1处连接有第二硅堆D2,由第一电阻R1、第一硅堆D1、二硅堆D2及所述第三电容C3组成的充电回路,用于将升压后的电能储存在第三电容C3中。
优选的是,所述倍压整流电路用于将电压升高至3200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11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