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化玻璃微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7212.0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4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吴亮;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92/00 | 分类号: | C08F292/00;C08F220/06;C08F8/42;C08F8/32;C07K1/22;G01N21/3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纯化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纯化玻璃微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玻璃微珠包括玻璃微珠本体,所述玻璃微珠本体是白色的,所述玻璃微珠本体外表面结合有功能元件,所述功能元件作为纯化介质或者能够进一步结合纯化介质;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本体为二氧化硅包裹的玻璃微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纯化玻璃微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本体具有空腔;
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密度小于1g/cm3;更优选地,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密度为0.2~0.6g/cm3;更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密度为0.4~0.5g/cm3;更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密度为0.4g/cm3。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纯化玻璃微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粒径选自下述任一项数值或任两项数值之间的范围:10μm、15μm、20μm、25μm、30μm、35μm、40μm、45μm、50μm、55μm、60μm、65μm、70μm、75μm、80μm、85μm、90μm、95μm、100μm、150μm、200μm、250μm、300μm、350μm、400μm、450μm、500μm、550μm、600μm、650μm、700μm、750μm、800μm、850μm、900μm、950μm、1000μm;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粒径选自10~1000μm;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粒径选自10~500μm;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粒径选自10~250μm;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粒径选自10~200μm;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粒径选自10~150μm;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粒径选自10~100μm;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粒径选自20~100μm;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粒径选自50~100μm;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玻璃微珠本体的平均粒径为50μm、55μm、60μm、65μm、70μm、75μm、80μm、85μm、90μm、95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160μm、170μm、180μm、190μm、200μm,偏差为±20%,更优选±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纯化玻璃微珠,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本体外表面固定有梳状聚合物,所述梳状聚合物具有线状主链和沿线状主链分布的支链,所述线状主链固定于所述玻璃微珠本体外表面,所述支链的末端连接所述功能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纯化玻璃微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状聚合物为具有-C(CO-)-C-单元结构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且所述-C(CO-)-C-单元结构为重复单元结构之一;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单元包括丙烯酸、丙烯酸盐、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盐、甲基丙烯酸酯之一或者其组合;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梳状聚合物的线性主链为聚烯烃主链;更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梳状聚合物的线性主链为由丙烯酸类聚合物提供的聚烯烃主链;更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梳状聚合物以-CH(CO-)-CH2-为重复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一项所述纯化玻璃微珠,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元件为金属离子;
优选地,所述金属离子为Ca2+、Mg2+、Ni2+、Co2+或者其组合;
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梳状聚合物以-CH(CO-)-CH2-为重复单元,所述梳状聚合物通过侧-CO-和三羧基氨基结合镍离子,所述侧-CO-与所述三羧基氨基之间形成酰胺键;更优选地,所述三羧基氨基为N,N-双(羧甲基)-L-赖氨酸或次氮基三乙酸的残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康码(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72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覆膜支架
- 下一篇: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