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气体探测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04881.2 | 申请日: | 202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3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康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75 | 代理人: | 吴世华;尹一凡 |
地址: | 20121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气体 探测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气体探测装置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分析腔、微通道以及光学传感芯片,光源用于产生投射光,并向分析腔进行照射;分析腔用于盛放待检测的混合气体;光学传感芯片用于接收穿过分析腔的投射光,检测所述投射光的光谱信息;微通道用于向所述分析腔中通入所述待检测的混合气体,在微通道上设置有针对指定气体的吸附材料,用于对混合气体中的指定气体进行吸附,减缓指定气体通入所述分析腔中的速度。本发明通过微通道的结构设计,在混合气体进入分析腔之前,对一部分气体成分进行吸附,以减缓通入分析腔的速率,以实现混合气体的暂时分离,从而降低了光谱混叠的程度,能够提高对混合气体中气体成分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气体探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气体探测器一般使用化学反应、电化学等方法来检测气体,其使用寿命有限,且精度和准确性不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随着光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开始将光学原理应用到气体探测上,通过光谱分析的方式对气体成分进行确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面对的是混合气体的探测,希望从混合气体中检测出目标气体,或者确定混合气体的全部成分。
在对混合气体的探测过程中,由于各种气体成分的比例不确定,得到的光谱信息会存在较多的干扰,混合气体中的各种气体成分的光谱会出现混叠的情况,很难从混合气体中检测出目标气体的成分,尤其是当目标气体的含量较低时,更加难以检测出目标气体,同样,光谱混叠对于确定全部混合气体的成分也会造成巨大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合气体探测装置,包括:光源、分析腔、微通道以及光学传感芯片,
光源用于产生投射光,并向分析腔进行照射;
所述分析腔用于盛放待检测的混合气体;
所述光学传感芯片用于接收穿过所述分析腔的投射光,检测所述投射光的光谱信息;
所述微通道与所述分析腔连接,用于向所述分析腔中通入所述待检测的混合气体,在所述微通道上设置有针对指定气体的吸附材料,用于在所述混合气体通入过程中,对混合气体中的指定气体进行吸附,减缓该指定气体通入所述分析腔中的速度。
进一步地,上述混合气体探测装置还包括滤光部件,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分析腔之间,用于对所述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的投射光进行滤波,生成窄波段的投射光向所述分析腔照射。
进一步地,所述滤光部件包括多个对应不同波段的单波段滤光镜头,所述多个单波段滤光镜头设置在可转动的载物台上,通过所述载物台的转动,依次生成多个窄波段的投射光向所述分析腔照射。
进一步地,在所述分析腔和所述光学传感芯片之间还设置有透镜组件,用于将穿过所述分析腔的投射光聚焦到所述光学传感芯片上。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为红外光源,所述检测所述投射光的光谱信息包括:检测所述投射光的红外吸收光谱。
进一步地,在所述分析腔还设置有抽气泵,用于将所述分析腔中的混合气体向外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微通道为多个,各个微通道上设置有针对不同指定气体的吸附材料,通过对多个微通道进行切换,实现对所述混合气体中的不同气体成分进行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分析腔、微通道以及光学传感芯片为多个,所述多个微通道和多个分析腔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各个微通道上设置有针对不同指定气体的吸附材料,每个分析腔对应一个光源和光学传感器芯片。
进一步地,在最后一个分析腔上设置有抽气泵,用于将各分析腔中的混合气体向外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04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