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饰面保温一体化钢模板网混凝土剪力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98311.7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9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武;刘春;王文静;崔文肇;陈星岑;于春义;白聪敏;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阿博建材(昆山)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B2/86 |
代理公司: | 深圳尚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3 | 代理人: | 王利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一体化 模板 混凝土 剪力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饰面保温一体化钢模板网混凝土剪力墙及其制造方法,该剪力墙包括通过连接件连接的干挂石材饰面板、第一水泥砂浆面层、第一钢模板网、保温层、现浇混凝土层、第二钢模板网以及第二水泥砂浆面层。干挂石材饰面板通过龙骨组件固定在第一钢模板网上。本发明的钢模板网可作为模板替代木或铝模板,并且免拆模,节省了模板拆除、吊运周转的工期和劳动力,节约了劳动成本、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现场现浇部分的工作效率和工业化程度,有利于推动建筑建造的工业化进程。本发明在保证受力性能的同时,可实现饰面、保温、结构墙体、机电一体化,适用于传统现浇剪力墙体系和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饰面保温一体化钢模板网混凝土剪力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体系,施工现场需要现浇的部分包括地下室、底部加强区等位置,装配式建筑体系的预制构件部分工业化程度较高,施工现场现浇部分仍按照传统建筑工序支模、浇筑、拆模,在人工成本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提高了施工总成本,传统工法依赖人工较多、对建筑体系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另外,配合现浇外墙的外保温做法一般采用薄抹灰,这种做法的薄壁保护层容易开裂脱落,外贴保温本身也存在脱落的问题,且薄壁砂浆保护层的防火性能也不可靠、存在火灾隐患。若现浇外墙采用干挂石材外饰面,则根据防火A级要求,需采用薄抹灰外贴岩棉保温,岩棉一旦因为密封失效、接触外环境的水分就会发生材料吸水失效,从而导致保温失效。
干挂石材外饰面具有耐冻融性好、不会反碱、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室内外面积较大、饰面效果要求较高的建筑饰面区域;但其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干挂件、龙骨等较多从而增加了饰面成本,由于挂件及龙骨的安装构造增加了安装空腔、施工后的总厚度最小约150mm、占用建筑外侧空间,也导致了建筑荷载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于提供一种饰面保温一体化钢模板网混凝土剪力墙及其制造方法,其可以解决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建筑体系现浇部分的施工依赖人工较多、工业化程度低、外墙外保温做法存在保温失效及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其还可以解决干挂石材饰面成本高,安装空腔占用建筑外侧空间以及建筑荷载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饰面保温一体化钢模板网混凝土剪力墙,其包括由外侧往内侧方向依次设置的干挂石材饰面板、第一水泥砂浆面层、第一钢模板网、保温层、现浇混凝土层、第二钢模板网以及第二水泥砂浆面层;
所述第一钢模板网、保温层、现浇混凝土层以及第二钢模板网通过连接件连接,并且,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钢模板网、保温层、现浇混凝土层以及第二钢模板网;
所述干挂石材饰面板通过龙骨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钢模板网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模板网以及第二钢模板网两者均由镀锌钢板加工而成,两者均包括钢筋网和加劲肋,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具有卡钩,所述连接件两端的卡钩分别卡扣在在第一钢模板网以及第二钢模板网的加劲肋上,以形成模板体系,所述连接件在保温层的位置预留有若干孔洞,并且进行聚脲涂层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卡条桁架结构,其包括若干竖向间隔设置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卡钩,所述连接条在保温层的位置预留有若干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现浇混凝土层内绑扎有墙体受力钢筋笼,所述连接条通过焊接或绑扎的方式与所述受力钢筋笼固定连接,所述现浇混凝土层内均填充有混凝土,所述现浇混凝土层靠近所述第二钢模板网的一侧预埋有机电线盒。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具备一定的抗侧压承载能力,并满足干挂石材饰面的A级防火要求,所述保温层与现浇混凝土层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体,所述现浇混凝土层内部具有钢筋笼,所述保温层与所述现浇混凝土层内部的钢筋笼之间留一定的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阿博建材(昆山)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阿博建材(昆山)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83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