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协同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97742.1 | 申请日: | 202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9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傅鹏;肖磉;谢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123;G06Q10/04;G08G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陈照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城市交通 协同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协同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不同时间段的历史交通数据,根据所述历史交通数据,计算任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段所分别对应的交通缺失数据;根据历史交通数据和交通缺失数据处理得到任一地点不同时间段的交通协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不同时间段的历史交通数据获得交通缺失情况,针对交通缺失情况对应的交通需求量与公共交通供给量之间的不匹配度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协同处理,以满足交通需求量与公共交通供给量之间的匹配度,实现了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针对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情况智能化输出匹配的交通协同方案。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城市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协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经常出现拥堵、缓行等情况,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低,出行效率下降。
智能城市离不开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而公共交通具有低碳、环保的显著优势,“公交优先”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一,旨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出行需求,缓解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上升与有限的交通资源形成矛盾。目前交通出行需求剧增,而当前的交通规划还不能智能化适应不同的即时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导致出行需求与车辆储备之间具有不匹配性,导致乘客候车时间具有不确定性,且交通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协同方法,以实现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智能化自动协同公共交通,提升公共交通资源利用率。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协同方法,包括:
获取不同时间段的历史交通数据,所述历史交通数据包括乘客出行数据、换乘需求数据、公共交通数据,所述公共交通数据包括各类型的公共交通;
根据所述历史交通数据,计算任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段所分别对应的交通缺失数据;所述交通缺失数据用于表示任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段中乘客的交通需求量与公共交通供给量之间的不匹配度;
根据所述历史交通数据和交通缺失数据处理得到任一地点不同时间段的交通协同数据。
进一步的,还包括
接收乘客的乘车需求,所述乘车需求包括目的地、出行时间、出行人数;
根据所述乘车需求以及交通协同数据,输出至少一种乘车方式,每一种乘车方式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公共交通。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乘车需求以及交通协同数据,输出至少一种乘车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乘车需求以及交通协同数据,得到至少一种乘车方式,每一种所述乘车方式包括乘坐的公共交通、换乘站点、预估换乘时间、预估出行时间、预估出行金额;
对每一种乘车方式中的公共交通、换乘站点、预估换乘时间、预估出行时间、预估出行金额分别根据对应的预设权重比例进行加权求和运算,以得到该乘车方式的乘车分数;
将每一种乘车方式按照乘车分数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序在第一的乘车方式显示给乘客,或,将排序后的乘车方式依次显示给乘客。
进一步的,还包括:
获取当前的环境数据,根据当前的环境数据判断当前时间段的天气为晴天或雨天;
“根据所述乘车需求以及交通协同数据,输出至少一种乘车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乘车需求以及交通协同数据,得到至少一种乘车方式,每一种所述乘车方式包括乘坐的公共交通、换乘站点、预估换乘时间、预估出行时间、预估出行金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7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评论信息的交互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 下一篇:城市交通调度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