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烷醇酰胺及酰胺胺的微生物生产及其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94386.8 | 申请日: | 2013-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 发明(设计)人: | 贾森·J·鲁特斯;斯蒂芬·德尔卡戴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因组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19;C12N1/15;C12N1/13;C12P13/02;C12R1/865;C12R1/73;C12R1/19;C12R1/06;C12R1/645;C12R1/01;C12R1/89;C12R1/63;C12R1/265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晓东 |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烷醇酰胺 酰胺胺 微生物 生产 及其 用途 | ||
1.经遗传修饰而过表达编码含有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棕榈酰腐胺合酶(PPS)多肽或含有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N-(4-氨基-2-羟丁基)十四酰胺合酶(AhtS)多肽的核酸序列的重组微生物体,其催化伯胺和酰基硫酯转化为脂肪酰胺,其中所述微生物体被进一步遗传工程化而过表达EC 3.1.2.14或E.C.3.1.1.5的硫酯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微生物体还表达EC 2.3.1.86的酰基-CoA合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PPS多肽:
(a)具有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或
(b)由包含SEQ ID NO:2的核酸序列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AhtS多肽:
a)具有包含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或
b)由包含SEQ ID NO:22的核酸序列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伯胺选自:3-二甲氨基-1-丙胺、(±)-1-氨基-2-丙醇、2-甲氧基乙胺、3-氨基-1-丙醇、2-氨基-1,3-丙二醇、3-甲氧基丙胺、N-(2-羟乙基)乙二胺、丁胺、和1,4-二氨基丁烷、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酰基硫酯为脂肪酰基-Co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脂肪酰基-CoA是由所述酰基-CoA合酶产生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微生物体还表达一种或多种脂肪酸生物合成多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硫酯酶多肽包含不具有所述前导序列的核酸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酰基辅酶A合酶多肽是来自大肠杆菌的fadD。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脂肪酸生物合成多肽选自编码accABCD、FabD、FabH、FabG、FabB、FabA、FabZ、FabF、FabI或FadR的核酸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重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微生物体为细菌、蓝细菌、藻类或真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生物体,其中所述真菌为酵母或丝状真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因组股份公司,未经基因组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943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行器投放物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绿色环保板材及其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