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比强高比模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7859.1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肖代红;刘文胜;王新凯;吴名冬;黄兰萍;颜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6 | 分类号: | C22C21/06;C22C1/03;C22F1/047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钟丹;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强高比模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以质量百分比包括下述组分:Mg 3~6%,Li 1.5~2.5%,Cu 0.05~2.0%,Zr 0.08~0.2%,Zn 0.4~0.8%,Mn 0.0~0.2%,Sc 0.0~0.2%,余量为Al。其制备方法为:按设计的铝合金组分配比,称取各组分,采用真空熔炼铸造成型铸锭,然后再经过双级均热处理、热挤压或轧制、固溶及等温时效热处理。采用在本发明中,成份上通过调控主元素(Mg、Li)含量及比例、微量强化元素(Cu、Zn)与晶粒控制元素(Zr,Mn,Sc)的含量、工艺上通过双级均热退火工艺、固溶工艺、预变形及时效处理的工艺条件的协同处理,最终获得性能优良的时效强化型铝合金,制得的此类铝合金具有优越的比强度与比模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强高比模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铝合金主要包括7XXX系的Al-Zn-Mg-Cu铝合金与2XXXX系的Al-Cu-Mg与Al-Li合金。7XXX系铝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180-208MPa.cm3/g),但其比模量偏低(不超过25GPa.cm3/g)。2XXX系的Al-Cu-Mg铝合金的比强度(140-170MPa.cm3/g)与比模量(26-27GPa.cm3/g)均偏低,而现有Al-Li合金的比强度(180-220MPa.cm3/g)与比模量(27-30GPa.cm3/g),但其比强度与比模量有特进一步的提高。
SRIVATSAN等(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1996,330-3313)采用高压烧结方法制备了一种高锂含量的铝合金,比模量达到31.4GPa.cm3/g,但其比强度只有141MPa.cm3/g,而且因锂含量较高,加工较为困难。除了合金外,研究人员也研制出来颗粒增强的高比模量的铝基复合材料,如Li Xiangfeng等人研制了原位自生TiB2增强的Al–3.3Cu–1.0Li复合材料,弹性模量达到83GPa,比模量也达到30GPa.cm3/g,但伸长率只有1.3%(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2019,742:573-583)。而原位自生2wt.%TiB2颗粒增强的Al-12.5Si合金基复合材料,尽管其弹性模量能达到100GPa,比模量达到36GPa.cm3/g,但其抗拉强度380MPa,比强度低于140MPa.cm3/g,而且伸长率不到2%,无法作为大规格航空航天材料构件使用。一种超高强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10423927 A)提出了一种高铜高锌含量的铝锂合金,其组成Cu4.3~5.2%,Li 0.8~1.2%,Mg 0.3~0.7%,Ag0.1~0.5%,Zn 0.81~1.5%,Mn 0.1~0.2%,Zr 0.1~0.2%,Sc 0.09~0.3%,Cu/Li质量分数比4.3~6.5,但该合金由于铜、Zn含量较高,导致密度大于2.72g/cm3,同时耐腐蚀性能相对低于普通Al-Mg系铝合金。而普通Al-Mg系铝合金强度与弹性模量偏低(抗拉强度低于400MPa,弹性模量低于70GPa),无法满足高比强度与高比模量的需求,同时该发明采用三级均匀化处理,延长了时间,提高了能耗与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满足下一代飞行器械的要求,设计并制备一种比强度大于200MPa.cm3/g、比模量大于31GPa.cm3/g的高比强高比模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7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