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瓶冷端喷涂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84248.1 | 申请日: | 202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8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兴;刘文蕾;王泰林;程传兵;庞庆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C01B33/40 |
代理公司: | 济南格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6 | 代理人: | 韩洪淼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瓶 喷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瓶冷端喷涂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不同浓度盐酸溶液辅助超声方法,对滑石构建不同剥离环境,剥离后的滑石用超纯水洗至中性后进行抽滤、干燥并保存,对得到的滑石样品其进行XRD、SEM、TEM测试,将干燥后的样品在水中分散至一定浓度,并加入偶联剂促进分散,最终获得均一稳定的滑石材料分散液。研究发现经盐酸溶液作用及超声后的滑石呈现出明显的薄层结构,具有更好的界面性能,剥离后的滑石材料所制成的分散液可用于玻璃瓶冷喷涂,能减小玻璃瓶瓶体之间相互碰撞、摩擦,增强玻璃瓶的耐磨性、润滑性。在玻璃瓶产品中,经过喷涂的玻璃瓶与未喷涂的玻璃瓶相比,出现划痕的玻璃瓶数量降低了56.1%‑6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瓶冷端喷涂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玻璃涂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维材料尤其是二维材料逐渐展现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因其在空间结构、界面性质等方面的优点,成为电光学、化学、磁学等领域的热门材料。而滑石作为一种硅酸盐矿物,因可广泛应用于造纸、橡胶填料、绝缘材料、化妆材料、光电及纳米复合材料等领域,受到了极大关注。滑石的化学组成为Mg3[Si4O10](OH)2,它本身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属于一种插层化合物,且层内的离子呈中和价态,层间依靠较弱的范德华力作用,因此不牢固,这为实现层状滑石的剥离提供了可能。目前涉及滑石材料剥离的研究已有许多,因为滑石材料的层间存在可交换的阴阳离子,因此一些无机离子、有机分子以及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可以通过与其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使得原材料的层间结构发生分离,达到剥离目的,利于改善材料性能。早期MankoAdachi—Pagaon等人以丁醇为特定溶剂,以十二烷基硫酸盐为表面活性剂,成功剥离了锌铝水滑石。经剥离得到的二维材料呈现出更薄的层状结构,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其表面能、表面效应增强,同时还具有一些胶体的性质,在光学、热学、电化学等性能都有了极大改善,在薄膜、功能分子制备方面以及催化、吸附等多领域都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剥离材料制成分散液,应用于玻璃工业冷喷涂,实现在低成本条件下降低玻璃瓶碰撞的损伤,并增强玻璃瓶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瓶冷端喷涂液及其制备方法,冷端喷涂液用于玻璃瓶在退火过程中的一种润滑剂,减小玻璃瓶瓶体之间相互碰撞、摩擦,增强玻璃瓶强度。在玻璃瓶产品中,经过喷涂的玻璃瓶与未喷涂的玻璃瓶相比,出现划痕的玻璃瓶数量降低了56.1%-63%。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瓶冷端喷涂液,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层状滑石粉末与强酸性溶液混合,辅以超声处理,滑石层结构内呈中性,层间依靠较弱的范德华力作用,因此容易剥离成为薄层结构;
(2)经过超声后的混合料取出后,用超纯水冲洗至中性;
(3)将中性混合料抽滤、干燥,向干燥后的样品中加入超纯水,滑石样品与超纯水的质量比为1:500–5000,最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偶联剂,按比例0.012-0.12mg/mL,即获得玻璃瓶冷端喷涂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层状滑石为Mg2+插层的含水镁质硅酸镁矿物;强酸性溶液为盐酸溶液,优选的,盐酸溶液浓度为0.2–1.0mol/L;超声时长为1–8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将抽滤后的中性混合料在烘箱80℃下烘干8小时。
本发明中,通过XRD、SEM、TEM测试来对滑石的剥离情况进行表征;本发明还包括通过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玻璃瓶冷端喷涂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4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