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ITO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82787.1 | 申请日: | 202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唐安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57 | 分类号: | C04B35/457;C04B35/01;C04B35/622;C04B35/645;C23C1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杜梅花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ito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ITO靶的制备工艺,所述ITO靶材制备原材料为ITO粉末,将ITO粉末进行定量配制,并进行ITO靶材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流程如下:还原阶段、制坯阶段、高温加压阶段、冷却排压阶段和高温煅烧阶段,高温烧结完成后的ITO靶材在经过高温加压、冷却排压阶段,实现内部热胀冷缩目的,使得晶体之间缝隙缩小,提高成型后的ITO靶材密度。本发明采用高温加压提高初坯中分子活性,比配合加压,将初坯粉末之间进行挤压,并后续进行冷却,通过热胀冷缩原理,再度将粉末之间的间隙再度缩小,配合加热进行成型,随后进行高温烧结,能够制成密度更高的ITO靶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TO靶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密度ITO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种类繁多的电子产品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而信息科技的一个重要展示平台是显示屏,而在平面液晶显示屏制造的主要材料是ITO膜透明导电玻璃,而ITO靶材是ITO膜透明导电玻璃制作的重要原材料,在电子工业、信息产业方面有着广阔而重要的应用。目前ITO靶材的制备技术主要由热等静压法、真空热压法、常温烧结法和冷等静法,而ITO靶材制备的密度都存在一定极限,无法制备更高密度的靶材,因此限制了电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0571270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纯高密度ITO靶材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将自制的ITO粉加纯水配制成浆料,之后加入分散剂,在砂磨机中砂磨,之后加入粘结剂和消泡剂进行球磨,再经喷雾造粒得到ITO造粒粉;将得到的ITO造粒粉装入模具中预压成型得到ITO初坯;将得到的ITO初坯在冷等静压机上成型得到ITO素坯;将得到的ITO素坯在脱脂炉中脱脂,之后再在通氧气氛的烧结炉中烧结,即得到高纯高密度的ITO靶材。本发明的高纯高密度ITO靶材的成分更均匀,不易开裂,纯度高,相对密度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ITO靶材制备的密度存在差异,现有技术不能够制备密度超过96%的ITO靶材,因此限制了现有的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液晶显示屏制造工艺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ITO靶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ITO靶的制备工艺,所述ITO靶材制备原材料为ITO粉末,将ITO粉末进行定量配制,并进行ITO靶材的制备工艺;
所述制备工艺流程如下:还原阶段、制坯阶段、高温加压阶段、冷却排压阶段和高温煅烧阶段;
所述还原阶段是将单相的ITO固溶体粉末进行还原反应;
所述制坯阶段采用模压工艺,将还原反应后的ITO粉末定量置于模具中,使用液压机将ITO粉末压合成特定形状;
所述高温加压阶段将带有初坯的不锈钢套置于加热炉中,所述加热炉的一端设置有加压接口;
所述冷却加压在高温加压阶段结束后,对不锈钢套中气体进行排出,保持不锈钢套中维持50MPa的压力,并将不锈钢套由加热炉中取出,并置于降温仓中,所述不锈钢套一端的加压接口与压力泵相连接,并且加压接口部位设置有压力阀,且压力阀与不锈钢套内部相连通;
所述加热炉对不锈钢套进行加热,同时压力泵向不锈钢套内部进行加压,所述加热和加压阶段均采用分级式,所述分级式加温加压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加热炉中温度升高至800℃,压力泵向不锈钢套内部施加压力为50MPa,保持温度和压力30min后,进行下一阶段升温和升压;
第二阶段:加热炉中温度提高至900℃,压力泵向不锈钢套内部施加压力为100MPa,保持温度和压力30min后,进行下一阶段升温和升压;
第三阶段:加热炉中温度提高至1000℃,压力泵向不锈钢套内部施加压力为180MPa,保持温度和压力1h后,进行最终阶段的恒温恒压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82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